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黏菌分类学研究简史 | 第10-12页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20页 |
·团毛菌目Trichtales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绒泡菌科Physaraceae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白柄菌属Diachea的研究概况 | 第15页 |
·中国黏菌的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黏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白柄菌属Diachea归属问题初步研究 | 第20-49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0-30页 |
·试验所用试剂配制 | 第20-22页 |
·试验所需试剂 | 第22-23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3-24页 |
·PCR扩增 | 第24-26页 |
·PCR反应所用引物 | 第26页 |
·PCR反应条件 | 第26页 |
·PCR产物的检测 | 第26页 |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 第26-30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26-27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页 |
·PCR产物的连接 | 第27-28页 |
·重组质粒转入感受态细胞 | 第28页 |
·转化菌落的转种培养 | 第28页 |
·阳性重组体菌液PCR初步鉴定 | 第28页 |
·阳性重组质粒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阳性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检测 | 第29-30页 |
·PCR克隆产物的序列测定 | 第30页 |
·DNA序列分析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7页 |
·DNA的提取 | 第30页 |
·PCR反应的适宜条件 | 第30-31页 |
·模板浓度 | 第30-31页 |
·扩增参数 | 第31页 |
·PCR扩增产物 | 第31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31-33页 |
·DNA序列分析 | 第33-4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7页 |
·DNA序列分析 | 第47-49页 |
第三章 绒泡菌科Physaraceae内几个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49-60页 |
1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DNA的提取 | 第49页 |
·PCR扩增 | 第49页 |
·PCR反应所用引物 | 第49页 |
·PCR反应条件 | 第49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49-50页 |
·PCR克隆产物的序列测定和DNA序列的分析 | 第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DNA的提取 | 第50页 |
·PCR反应的适宜条件 | 第50-51页 |
·模板浓度 | 第50页 |
·扩增参数 | 第50-51页 |
·PCR扩增产物 | 第51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51-5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团毛菌目Trichtales内几个属分子系统学关系的初步研究 | 第60-72页 |
1 试验材料 | 第6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60-61页 |
·DNA的提取 | 第60页 |
·PCR扩增 | 第60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60页 |
·PCR克隆产物的序列测定和DNA序列的分析 | 第60-6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70页 |
·DNA的提取 | 第61页 |
·PCR反应的适宜条件 | 第61页 |
·模板浓度 | 第61页 |
·扩增参数 | 第61页 |
·PCR扩增产物 | 第61-62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62-63页 |
·DNA序列分析 | 第63-7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2-74页 |
1 讨论 | 第72-73页 |
·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制约因素 | 第72页 |
·多手段多角度对黏菌进行综合研究 | 第72-73页 |
2 结论 | 第73-74页 |
·建立了一种新的提取黏菌基因组DNA的方法—Chelex-100法 | 第73页 |
·白柄菌属归属问题初步研究 | 第73页 |
·绒泡菌科内几个属的分子系统学初步研究 | 第73页 |
·团毛菌目内几个属分子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