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退田还湖地区社会、经济效应分析研究--以鄱阳县为例

第一章 引言第1-9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6页
   ·国外退田还湖研究进展及效应评价研究概述第9-10页
   ·我国退田还湖研究进展及效应评价研究概述第10-11页
   ·我国退田还湖的基本政策及其实施现状第11-16页
     ·退田还湖政策出台的背景第11-13页
     ·退田还湖政策的主要内容第13页
     ·退田还湖政策的落实情况第13-16页
第三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调查的样本与方法第17-19页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第19-25页
   ·案例地区概况第19-20页
   ·鄱阳县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概况第20-21页
   ·退田还湖的主要形式第21-22页
   ·鄱阳县土地利用情况变化第22-25页
     ·土地利用分类第22-23页
     ·土地使用情况第23-25页
第五章 鄱阳县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的经济效应分析第25-32页
   ·移民住房情况第25-26页
   ·移民的收入变化第26-28页
     ·移民收入水平第26-27页
     ·收入来源结构分析第27页
     ·移民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第27-28页
   ·水土资源利用率发生改变第28页
   ·产业结构变化第28-32页
     ·被调查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第28-29页
     ·农村产业结构有所改变第29-30页
     ·退田还湖地区的替代产业的发展第30-32页
第六章 鄱阳县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第32-43页
   ·移民对退田还湖工程的态度第32-34页
     ·移民对安置模式的比较第32-33页
     ·地方政府与移民第33-34页
   ·移民的就业变化第34-36页
     ·移民的就业特征第34-35页
     ·移民的择业意愿第35-36页
   ·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第36-37页
     ·人居、交通条件第36-37页
     ·卫生条件第37页
   ·教育水平和教育条件第37页
   ·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稳定第37-38页
     ·退田还湖地区居民的社会交往方式第37-38页
     ·退田还湖地区的治安状况第38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化第38-39页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38-39页
   ·农民生活质量第39-41页
     ·总体生活满意度第39-40页
     ·农民生活现状第40-41页
   ·居民意识第41-43页
     ·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第41页
     ·社会公平意识第41-4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43-49页
   ·结论第43-44页
     ·退田还湖工程的整体经济效应第43-44页
     ·退田还湖工程的整体社会效应第44页
   ·建议第44-49页
     ·解决移民生计问题第45页
     ·加强公共基础建设第45页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产业转移第45-46页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46-47页
     ·对湖区农民加强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第47-48页
     ·开展社会保障试点,确保底层社会群体的生计安全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独创性声明第56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压克令吊虚拟样机技术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梭罗的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