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 ·课题的立题背景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 ·绪论 | 第14页 |
| ·轴承钢概述 | 第14-15页 |
| ·轴承钢的分类 | 第14页 |
| ·轴承的工作条件 | 第14-15页 |
| ·轴承钢的冶金质量 | 第15-21页 |
| ·轴承钢的纯净度 | 第15-19页 |
| ·碳化物对轴承钢寿命的影响 | 第19-21页 |
| ·国内外轴承钢冶炼工艺简述 | 第21-22页 |
| ·国外轴承钢冶炼工艺 | 第21-22页 |
| ·我国主要的轴承钢冶炼工艺 | 第22页 |
| ·轴承钢夹杂物控制综述 | 第22-35页 |
| ·精炼渣对轴承钢夹杂物的影响研究 | 第22-27页 |
| ·夹杂物变性研究 | 第27-30页 |
| ·中间包冶金对连铸轴承钢夹杂物的控制作用 | 第30-32页 |
| ·电磁搅拌技术对轴承钢连铸坯夹杂物的影响 | 第32-35页 |
| ·文献评价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轴承钢中夹杂物生成热力学分析 | 第37-60页 |
| ·热力学计算条件 | 第37-45页 |
| ·CaO-MgO-SiO_2-Al_2O_3四元渣系组元作用浓度计算模型 | 第37-44页 |
| ·热力学计算的钢水条件 | 第44页 |
| ·元素的活度系数 | 第44-45页 |
| ·对几种典型轴承钢精炼渣系的计算分析 | 第45-51页 |
| ·分析渣系的成分和组元作用浓度 | 第45-46页 |
| ·精炼渣对脱氧的影响 | 第46-48页 |
| ·各精炼渣系脱硫能力的比较 | 第48页 |
| ·点状夹杂的控制能力 | 第48-50页 |
| ·精炼渣系选择的讨论 | 第50-51页 |
| ·轴承钢中Ti的行为 | 第51-56页 |
| ·轴承钢中钛的化合物生成区间 | 第51-54页 |
| ·轴承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控制 | 第54-56页 |
| ·轴承钢中镁的行为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精炼渣对轴承钢中氧含量和夹杂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60-68页 |
| ·试验目的 | 第60页 |
| ·实验设备 | 第60-61页 |
|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 ·实验用钢铁料 | 第61页 |
| ·实验用渣料 | 第61页 |
| ·实验步骤 | 第61-62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2-66页 |
| ·钢中的全氧含量 | 第62-63页 |
| ·夹杂物分布情况 | 第63-64页 |
| ·夹杂物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64-66页 |
| ·本章结论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镁对轴承钢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68-89页 |
| ·实验室坩锅实验 | 第68-78页 |
| ·实验内容和目的 | 第68页 |
| ·实验研究方案 | 第68-70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0-78页 |
| ·轴承钢进行镁处理工业试验 | 第78-88页 |
| ·试验目的 | 第78页 |
| ·试验内容和方法 | 第78-7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9-88页 |
| ·本章结论 | 第88-89页 |
| 第六章 连铸中间包水模型实验研究 | 第89-116页 |
| ·水模型设计 | 第89-92页 |
| ·水模型设计的原则 | 第89-90页 |
| ·相似比和相似准数的确定 | 第90-91页 |
| ·水模型制作 | 第91-92页 |
| ·实验方法 | 第92-94页 |
| ·刺激—响应法 | 第92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92-93页 |
| ·水模型流场照相法 | 第93-94页 |
| ·实验保证措施 | 第94页 |
| ·实验装置示意图 | 第9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4-114页 |
| ·原方案分析 | 第94-97页 |
| ·优化原则 | 第97页 |
| ·优化方案与说明 | 第97-99页 |
| ·优化方案选择说明 | 第99-10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0-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 第七章 连铸轴承钢冶炼工艺技术研究 | 第116-141页 |
| ·电弧炉的改进 | 第116-118页 |
| ·出钢终点碳含量的控制 | 第116-117页 |
| ·控制合适的出钢温度 | 第117-118页 |
| ·LF-VD精炼工艺研究 | 第118-124页 |
| ·钢厂生产线原精炼工艺简介 | 第118-119页 |
| ·LF-VD精炼工艺优化研究 | 第119-124页 |
| ·轴承钢连铸技术改进 | 第124-127页 |
| ·防止钢水连铸时的二次氧化 | 第124-125页 |
| ·优化中间包结构,促进夹杂物上浮 | 第125-126页 |
| ·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改进 | 第126-127页 |
| ·连铸轴承钢氧含量和夹杂物控制系统集成技术 | 第127-129页 |
| ·实施结果和分析 | 第129-139页 |
| ·轴承钢平均全氧含量 | 第129-130页 |
| ·GCr15钢中夹杂物变化情况 | 第130-138页 |
| ·氧化夹杂评级检验结果 | 第138-139页 |
| ·应用成果 | 第139页 |
| ·本章结论 | 第139-141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41-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3-149页 |
| 致谢 | 第149-1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50-151页 |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成果 | 第151-152页 |
| 论文包含图、 表、公式及文献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