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基于磷脂复合物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中文摘要第1-15页
英文摘要第15-17页
前言第17-30页
第一章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与研究第30-53页
 1.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0-31页
   ·仪器第30页
   ·药品与试剂第30-31页
   ·动物第31页
 2.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1-47页
   ·胰岛素体含量的测定第31-34页
     ·吸收波长的选择第31页
     ·色谱条件第31-32页
     ·标准曲线第32页
     ·专一性试验第32页
     ·回收率试验第32-33页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第33-34页
   ·磷脂含量的测定第34-36页
     ·显色剂的配制第34页
     ·吸收波长的确定第34页
     ·标准曲线第34页
     ·回收率试验第34-35页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第35-36页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第36-39页
     ·制备工艺第36页
     ·冰醋酸对体系低共熔点的影响第36-37页
     ·三相图的绘制及冻干区域的选择第37页
     ·胰岛素与磷脂复合率的测定第37-38页
     ·制备过程影响因素的考察第38-39页
   ·复合物中胰岛素降血糖活性试验第39-41页
     ·糖测定方法第39页
     ·降血糖试验第39-41页
   ·复合物理化性质的研究第41-44页
     ·红外光谱第41-42页
     ·X-射线衍射第42-43页
     ·复合物在水中的分散状态第43页
     ·复合物中胰岛素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43-44页
   ·载胰岛素磷脂复合物油溶液的研究第44-47页
     ·处方设计第44-45页
     ·模拟肠液中的稳定性研究第45-47页
 3.讨论第47-50页
   ·复合物中胰岛素含量的测定第47-48页
   ·复合物中磷脂含量的测定第48页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第48页
   ·胰岛素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可能机制第48-49页
   ·胰岛素在油相中的增溶机制第49页
   ·复合物中胰岛素油水分配系数的改变第49-50页
 4.本章小结第50-51页
 5.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二章 载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的聚酯纳米粒的制备与研究第53-84页
 1.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3-54页
   ·仪器第53-54页
   ·药品与试剂第54页
 2.实验方法第54-57页
   ·Ins-SPC NP的制备工艺第54页
   ·粒径及粒度分布测定第54页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第54-55页
   ·Zeta电位分析第55页
   ·形态观察第55页
   ·荧光光谱测定第55页
   ·载药形式研究第55-56页
   ·体外释药研究第56-57页
 3.结果与讨论第57-81页
   ·Ins-SPC NP制备方法的选择第57-58页
     ·丙酮加入对纳米粒粒径的影响第57页
     ·磷脂复合物在二氯甲烷/丙酮体系中的浊点测定第57-58页
   ·Ins-SPC NP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第58-65页
     ·处方因素的考察第59-61页
     ·溶剂系统的考察第61-64页
     ·工艺因素的考察第64-65页
     ·较优处方的选择第65页
   ·形态观察第65-66页
   ·Zeta电位分析第66-68页
   ·Ins-SPC NP载药机制的研究第68-71页
     ·药物与载体亲和性的考察第68-69页
     ·Ins-SPC NP载药形式考察第69-71页
   ·体外释药研究第71-81页
     ·超滤离心法测定Ins-SPC NP体外释放度的可行性验证第71-73页
     ·人工胃液中的药物释放第73-74页
     ·人工肠液中的总胰岛素释放第74-75页
     ·人工肠液中胰岛素释放形式的考察第75-78页
     ·双蒸水中的胰岛素释放情况第78-81页
 4.本章小结第81-82页
 5.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三章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粒初探第84-96页
 1.仪器与试药第84页
 2.实验方法第84-85页
   ·CNP的制备方法第84-85页
   ·粒径及粒度分布测定第85页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第85页
   ·Zeta电位分析第85页
   ·人工肠液中体外释放度考察第85页
 3.实验结果第85-93页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选择第85页
   ·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第85-90页
     ·磷脂复合物浓度&初始载药量对CNP性质的影响第85-86页
     ·添加剂对CNP性质的影响第86-87页
     ·外水相对CNP性质的影响第87-88页
     ·稳定剂对CNP性质的影响第88页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88-89页
     ·较优处方的选择第89-90页
   ·Zeta电位分析第90-92页
   ·人工肠液中体外释放度考察第92-93页
 4.本章小结第93-94页
 5.参考文献第94-96页
第四章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评价第96-125页
 1.实验仪器与材料第96-97页
   ·仪器第96页
   ·药品与试剂第96页
   ·动物第96-97页
 2.实验方法与结果第97-120页
   ·血糖测定方法第97页
   ·自乳化油溶液的药效学评价第97-104页
     ·油溶液灌胃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98-100页
     ·不同剂量EMUL-OIL对正常大鼠降血糖作用的比较第100-101页
     ·小肠给药过程中麻醉剂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第101-102页
     ·油溶液小肠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02-104页
   ·聚酯纳米粒的药效学评价第104-115页
     ·正常大鼠皮下注射试验第104-106页
     ·Ins-SPC NP灌胃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06-108页
     ·不同剂量Ins-SPC NP灌胃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08-109页
     ·Ins-SPC NP小肠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09-111页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第111页
     ·Ins-SPC NP灌胃给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11-112页
     ·不同剂量Ins-SPC NP灌胃给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12-114页
     ·糖尿病大鼠口服Ins-SPC NP的药动学研究第114-115页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粒的药效学评价第115-119页
     ·不同剂量CNP小肠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15-116页
     ·含1%吸收促进剂的CNP小肠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16-118页
     ·含1%吸收促进剂的CNP小肠给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第118-119页
   ·Ins-SPC NP和CNP在正常犬体内的药效学初步评价第119-120页
 3.讨论第120-122页
   ·胰岛素口服制剂与注射制剂代谢模式的区别第120-121页
   ·麻醉剂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第121页
   ·自乳化油溶液的可能吸收途径第121页
   ·聚酯纳米粒的可能吸收途径第121页
   ·正常动物与糖尿病动物对外源胰岛素的敏感性第121-122页
 4.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5.参考文献第123-125页
全文结论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投稿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银杏叶提取物自乳化给药体系的制备及银杏叶提取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