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6页 |
| ·黄土的工程性质 | 第7-8页 |
| ·黄土的变形特性及湿陷机理 | 第8-9页 |
|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 第9-10页 |
| ·挤密桩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桩挤土效应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圆孔扩张理论(CEM) | 第12页 |
| ·有限单元法(FEM) | 第12-14页 |
| ·应变路径法(SPM) | 第14页 |
| ·滑移线理论 | 第14页 |
| ·模型槽试验 | 第14-15页 |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5-16页 |
| 2 挤密桩挤土效应理论分析 | 第16-35页 |
| ·挤密桩的挤密机理 | 第16页 |
| ·力学模型及基本假定 | 第16-18页 |
| ·球形孔扩张弹性区应力应变理论推导 | 第18-20页 |
| ·球形孔扩张塑性区应力应变理论推导 | 第20-33页 |
| ·剑桥模型概述 | 第20-29页 |
| ·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塑性区分析 | 第29-33页 |
|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球形孔扩张的弹塑性解答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挤土效应实验分析 | 第35-58页 |
| ·试验方案的提出 | 第35页 |
| ·试验方案 | 第35-37页 |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37页 |
| ·位置、地形及地貌 | 第37页 |
| ·地层结构及岩性描述 | 第37页 |
| ·剑桥模型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37-43页 |
| ·单桩桩周土中应力和干密度计算 | 第43-51页 |
| ·几点说明 | 第43-51页 |
| ·计算干密度与实测干密度的比较 | 第51-54页 |
| ·Mohr—Coulomb准则单桩桩周土中应力计算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4 结论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展望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