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的涵义 | 第1-14页 |
一、要使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成为法律上的权益 | 第9-11页 |
二、要使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具有行政法上的依据 | 第11-12页 |
三、要使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具有行政法上的保护制度 | 第12-13页 |
四、要使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具有行政法上的保护措施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24页 |
一、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行政法典单一 | 第14-15页 |
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行政主体偏少 | 第15-17页 |
三、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行政法制度不完善 | 第17-19页 |
四、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行政救济不力 | 第19-21页 |
五、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行政法监控机制较弱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4-32页 |
一、传统文化上的原因 | 第24-25页 |
二、立法体制上的原因 | 第25-28页 |
三、行政执法上的原因 | 第28-29页 |
四、维权意识上的原因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女职工特殊权益行政法保护的对策 | 第32-41页 |
一、关于吸收国外立法经验的问题 | 第32-33页 |
二、关于制定针对性的行政法典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三、关于建立多元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 | 第36-38页 |
四、关于强化公共行政系统的服务意识的问题 | 第38-39页 |
五、关于女职工维权行为司法化的问题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