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2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 ·信用及信用评级的概念 | 第15-16页 | 
| ·信用评级的作用及分类 | 第16-19页 | 
|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综述 | 第19-23页 | 
| 第2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比较 | 第23-37页 | 
|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 第23-28页 | 
|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背景及内容简介 | 第23-25页 | 
|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信用评级的影响 | 第25-28页 | 
|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 第28-31页 | 
| ·国外信用评级的发展 | 第28-29页 | 
|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 第29-31页 |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及问题 | 第31-37页 | 
| ·国内信用评级的发展和现状 | 第31-35页 | 
|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缺陷 | 第35-37页 | 
| 第3章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系统的构思 | 第37-51页 | 
| ·信用评级指标系统改进的思考 | 第37-39页 | 
| ·国外信用评级指标系统的发展 | 第37-38页 | 
| ·我国信用评级指标系统的改进思考 | 第38-39页 | 
| ·指标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 ·信用评级指标系统构建 | 第40-51页 | 
| ·信用评级指标系统的设计过程 | 第40-42页 | 
| ·构建评级指标系统 | 第42-47页 | 
| ·指标评价标准设定 | 第47-49页 | 
| ·该指标系统的特点 | 第49-51页 | 
| 第4章 层次分析模糊信用评级模型构建 | 第51-71页 | 
| ·设计方法及思路 | 第51-53页 | 
| ·层次分析法简述 | 第51-52页 | 
| ·设计思路 | 第52-53页 | 
| ·评级指标递阶层次分析结构 | 第53页 | 
| ·确定指标优先级权重 | 第53-61页 | 
| ·指标权重数学模型 | 第55-57页 | 
| ·优先级权重计算 | 第57-61页 | 
| ·层次分析模糊信用评级模型 | 第61-65页 | 
| ·信用等级划分 | 第61-62页 | 
| ·评语集及评语矩阵 | 第62-64页 | 
| ·功效系数 | 第64-65页 | 
| ·评级模型检验 | 第65-71页 | 
| ·检验方法——t检验 | 第66-67页 | 
| ·检验过程 | 第67-71页 | 
| 第5章 层次分析模糊信用评级模型案例分析 | 第71-79页 | 
| ·信用评级企业背景资料 | 第71页 | 
| ·受评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 第71-74页 | 
| ·信用评级指标评分 | 第74-76页 | 
| ·信用评级结果 | 第76-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9页 | 
| 附录1 工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筛选调查表 | 第89-93页 | 
| 附录2 工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比较调查表 | 第93-97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97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