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面向对象思想 | 第8-9页 |
·设计模式思想来源 | 第9-11页 |
·开发工具介绍 | 第11页 |
·论文作者所做的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面向对象思想的研究 | 第12-28页 |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面向对象的几点思考 | 第13-16页 |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 第16-20页 |
·什么是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 | 第16-17页 |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的例子 | 第17-19页 |
·面向对象的与面向功能的分析与设计 | 第19-20页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20-28页 |
·UML 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使用UML 的软件建模过程 | 第24-26页 |
·UML 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软件设计模式的思想及应用方法 | 第28-53页 |
·设计模式的思想 | 第28-30页 |
·设计模式及相关描述 | 第28-29页 |
·模式可以做什么 | 第29-30页 |
·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 | 第30-31页 |
·软件体系结构的的概念 | 第30-31页 |
·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的关系 | 第31页 |
·设计模式与软件框架关系研究 | 第31-32页 |
·框架的概念 | 第31页 |
·设计模式和框架的关系 | 第31-32页 |
·设计模式与组件 | 第32-34页 |
·组件的概念 | 第32-33页 |
·设计模式与组件的关系 | 第33-34页 |
·设计模式的法则 | 第34-38页 |
·开闭法则(OCP) | 第34页 |
·Liskov 代换法则(LSP) | 第34-35页 |
·依赖反转法则(DIP) | 第35-36页 |
·接口隔离法则(ISP) | 第36-37页 |
·单一职责法则(SRP) | 第37-38页 |
·设计模式的分类及具体设计模式的简单描述 | 第38-43页 |
·设计模式的分类 | 第38-39页 |
·创建型模式 | 第39-40页 |
·结构型模式 | 第40-41页 |
·行为型模式 | 第41-43页 |
·设计模式如何解决设计问题 | 第43-51页 |
·寻找合适的对象 | 第44页 |
·决定对象的粒度 | 第44-45页 |
·指定对象接口 | 第45-46页 |
·描述对象的实现 | 第46-47页 |
·运用复用机制 | 第47-49页 |
·关联运行时刻和编译时刻的结构 | 第49页 |
·设计应支持变化 | 第49-51页 |
·设计模式的选择与使用 | 第51-53页 |
·设计模式的选择方法 | 第51页 |
·设计模式的使用 | 第51-53页 |
第四章 设计模式在职称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第53-71页 |
·职称评审系统系统分析 | 第53-54页 |
·命令(Command)模式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54-58页 |
·模式结构 | 第54-55页 |
·命令模式代码模板 | 第55-57页 |
·命令模式在职称评审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58页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模式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58-64页 |
·模式结构 | 第58-59页 |
·中介者模式代码模板 | 第59-62页 |
·中介者模式在系统中的使用 | 第62-64页 |
·单例模式(Singleton)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64-66页 |
·模式结构 | 第64页 |
·单例模式代码模板 | 第64-66页 |
·单例模式在系统中的使用 | 第66页 |
·桥接模式(Bridge)在系统中的使用 | 第66-71页 |
·模式的结构 | 第66-67页 |
·桥接模式代码模板 | 第67-69页 |
·桥接模式在系统中的使用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