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概述 | 第11-16页 |
(一) 公司与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4页 |
1. 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3页 |
2. 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4页 |
(二) 我国公司法的制定与修改 | 第14-16页 |
1. 我国公司法的制定与修改回顾 | 第14-15页 |
2. 公司法新修订的背景 | 第15-16页 |
二、公司资本制度 | 第16-23页 |
(一) 资本制度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 公司资本制度内涵 | 第16页 |
2. 公司资本制度类型 | 第16-17页 |
3. 公司资本三原则 | 第17-18页 |
(二) 我国新公司法资本制度创新 | 第18-21页 |
1. 大幅调低最低注册资本出资额 | 第19-20页 |
2. 放宽股东出资方式 | 第20页 |
3. 取消了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 | 第20-21页 |
(三) 完善公司资本制度 | 第21-23页 |
1. 进一步降低最低资本数额 | 第21-22页 |
2. 继续扩大股东出资方式 | 第22-23页 |
三、一人公司制度 | 第23-31页 |
(一) 一人公司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二) 国外立法对一人公司态度 | 第24-27页 |
1. 英国 | 第25-26页 |
2. 美国 | 第26页 |
3. 德国 | 第26-27页 |
4. 法国 | 第27页 |
(三) 我国新公司法新增一人公司制度 | 第27-30页 |
1. 明确了一人公司的法律责任形式 | 第28-29页 |
2. 规定了最低注册资本数额和缴纳方式 | 第29页 |
3. 禁止滥设一人公司 | 第29页 |
4. 规定了一系列的透明化制度 | 第29-30页 |
(四) 完善一人公司规定 | 第30-31页 |
1. 依据不同的出资种类,来规定不同的出资履行程序 | 第30页 |
2.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约束单一股东的权力 | 第30-31页 |
3. 建立一人公司法人担保制度 | 第31页 |
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 第31-38页 |
(一)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二) 西方主要国家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立法 | 第32-34页 |
1. 美国 | 第32-33页 |
2. 英国 | 第33页 |
3. 德国 | 第33-34页 |
(三) 我国新公司法引入法人格否认制度 | 第34-36页 |
1. 主张否定公司人格的权利主体 | 第35页 |
2. 承担责任的主体 | 第35-36页 |
3.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的条件 | 第36页 |
(四)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36-38页 |
1.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36-37页 |
2.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 第37-38页 |
五、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38-45页 |
(一) 独立董事的理论基础 | 第38-39页 |
(二) 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外的现状 | 第39-40页 |
1.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现状 | 第39页 |
2.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 第39-40页 |
3. 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业绩 | 第40页 |
(三) 我国公司法确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40-42页 |
1. 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 第42页 |
2. 独立董事的职权 | 第42页 |
(四)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2-45页 |
1. 扩大独立董事的比例 | 第42-43页 |
2. 制定出对独立董事的业绩考评方案 | 第43页 |
3. 构建独立董事的权利体系 | 第43-44页 |
4. 实行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44页 |
5. 协调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关系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