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TH5650立式加工中心电主轴的热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22页
   ·电主轴概述第11-12页
   ·电主轴的基本结构及其技术第12-14页
     ·变频高速电机第13页
     ·支承轴承及其润滑第13-14页
     ·循环冷却系统第14页
     ·其他附属部件第14页
   ·电主轴的动态性能第14-16页
     ·刚度和精度第15页
     ·临界转速第15-16页
     ·热稳定性第16页
     ·动平衡第16页
   ·电主轴的现状及新技术展望第16-18页
     ·电主轴发展的现状第16-17页
     ·电主轴发展的新技术展望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22页
2 TH5650 加工中心电主轴的热态模型第22-38页
   ·TH5650 加工中心电主轴的性能参数第22-26页
     ·主轴电机第23-24页
     ·主轴轴承第24-25页
     ·电机定子及主轴轴承恒温油热交换冷却系统第25-26页
   ·传热的基本理论第26-28页
     ·理论解析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页
     ·比拟(类比)方法第27页
     ·数值计算方法第27-28页
   ·传热的基本类型第28-30页
     ·热传导第28页
     ·对流换热第28-29页
     ·热辐射第29-30页
     ·复合换热第30页
   ·电主轴热分析的有限元建模理论第30-34页
     ·基本热传导方程的推导第30-31页
     ·热传导有限元方程的建立第31-32页
     ·热传导有限元方程的求解第32-33页
     ·热应力的计算第33-34页
   ·高速电主轴的热态特性第34-38页
     ·主轴的热变性机理第34-35页
     ·电主轴的热源第35-36页
     ·高速电主轴的散热分析第36-37页
     ·高速电主轴工况对温升的影响第37-38页
3 电主轴热源发热量的计算第38-60页
   ·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发热计算第38-41页
     ·电机的机械损耗第38-39页
     ·铜损第39-40页
     ·铁损第40-41页
   ·滚动轴承发热第41-60页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产生机理第41-43页
     ·轴承内部发热的计算第43-45页
     ·高速角接触轴承的受力分析及接触负荷的计算第45-51页
     ·滚动体的旋转速度计算第51-52页
     ·轴承预紧方式对轴承发热的影响第52-53页
     ·轴承发热的实际计算与结果分析第53-60页
4 电主轴的传热机制第60-66页
   ·轴承的传热第60-61页
   ·电主轴的传热第61-66页
     ·轴承外圈、定子与冷却油间的对流换热第61-63页
     ·电机定、转子的传热第63页
     ·定转子间气隙的换热第63-64页
     ·定、转子间的辐射换热第64页
     ·转子端部的传热第64页
     ·电主轴与周围空气的传热第64-65页
     ·主轴头部等运动表面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换热第65-66页
5 TH5650 电主轴热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第66-93页
   ·ANSYS 在传热学中的应用第66-68页
     ·ANSYS 热分析的基本步骤第67-68页
   ·TH5650 电主轴有限元分析模型第68-72页
     ·构建几何模型第68-69页
     ·单元类型的选择与网格的划分第69-72页
   ·TH5650 电主轴热载荷的计算第72-73页
     ·电机的生热率第72页
     ·轴承的生热率第72-73页
   ·TH5650 电主轴边界条件的确定第73-81页
     ·电主轴内部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第73-76页
     ·电主轴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第76-77页
     ·电主轴冷却套与循环油之间的对流换热第77-79页
     ·轴承冷却套与循环冷却油的对流换热第79-80页
     ·电主轴内部非旋转部分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第80-81页
   ·TH5650 电主轴的稳态热分析第81-89页
     ·电机定、转子部分温度场分析第82-83页
     ·电主轴前、中轴承组配的温度场的分析第83-84页
     ·主轴温度场的分析第84-85页
     ·降低高速电主轴温升、改善温度场分布的措施第85-89页
   ·TH5650 电主轴热结构分析第89-92页
   ·TH5650 电主轴温度场试验方案的拟定第92-93页
6 总结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以太网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学历史“生命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