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邵氏闻见后录》的作者生平及版本考订 | 第9-14页 |
第一节 作者的家世生平 | 第9-11页 |
第二节 《邵氏闻见后录》版本源流考 | 第11-14页 |
第二章 《邵氏闻见后录》的资料来源及其史料价值 | 第14-26页 |
第一节 《邵氏闻见后录》的资料来源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邵氏闻见后录》与其他笔记的关系及其史料价值 | 第15-26页 |
一、史无传文的宋代士人事迹 | 第15-17页 |
二、史有传文的宋代士人事迹 | 第17-21页 |
三、书中所记为作者所写文字 | 第21-23页 |
四、他书均不载轶事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从《邵氏闻见后录》的内容看作者的价值取向 | 第26-46页 |
第一节 《邵氏闻见后录》的内容分类 | 第26-31页 |
一、辩述有关皇帝、朝廷之事 | 第26-27页 |
二、记叙朝臣遗闻轶事、评人论事,包括本朝朝臣和历代朝臣遗闻轶事 | 第27-29页 |
三、品评诗画文章 | 第29-30页 |
四、考证 | 第30-31页 |
五、对有关地理、医药的记载 | 第31页 |
六、其他 | 第31页 |
第二节 《邵氏闻见后录》的价值取向 | 第31-43页 |
一、文学观 | 第32-37页 |
二、社会观 | 第37-40页 |
三、史学观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对《邵氏闻见后录》中所记条目的一点考证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对《邵氏闻见后录》中“疑孟”材料的分析 | 第46-58页 |
第一节 宋代疑孟思潮概况 | 第46-47页 |
第二节 《邵氏闻见后录》所记各家非孟之作 | 第47-58页 |
一、非孟“疑信”派 | 第48-52页 |
二、非孟“温和派” | 第52-56页 |
三、非孟“激烈派”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