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1.1 有机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 第10-11页 |
1.2 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生物监测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1.4 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1.5 理化检测方法的局限 | 第17-19页 |
1.6 利用浮游动物群落监测水体的提出和应用 | 第19-28页 |
1.7 传统生物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1.8 小结 | 第30-31页 |
第2章 绪论 | 第31-33页 |
2.1 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31页 |
2.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31页 |
2.3 技术路线(图2-1) | 第31页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1-33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3.1.1 试验生物 | 第33页 |
3.1.2 试验用水 | 第33页 |
3.2 趋光指数测定装置 | 第33页 |
3.3 半致死浓度LC_(50)的测定 | 第33-34页 |
3.4 趋光指数测定 | 第34页 |
3.5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5-49页 |
4.1 试验(氵蚤)种及龄期的筛选 | 第35-37页 |
4.1.1 不同龄期水(氵蚤)趋光行为的比较 | 第35页 |
4.1.2 隆线(氵蚤)不同龄期趋光行为遗传稳定性的比较 | 第35-36页 |
4.1.3 试验(氵蚤)种及龄期的筛选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4.2 水(氵蚤)趋光指数与传统急性生物毒性的比较和评价 | 第37-44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4.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38页 |
4.2.3 数据统计 | 第38页 |
4.2.4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4.3 辛硫磷和鱼类荷尔蒙对隆线(氵蚤)趋光行为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1 材料和方法 | 第44页 |
4.3.2 试验设计及步骤 | 第44页 |
4.3.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44-45页 |
4.3.4 结果与分析 | 第45页 |
4.4 不同铵态氮水平对有机磷毒性效应的影响 | 第45-49页 |
4.4.1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4.4.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第46-47页 |
4.4.3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4.4.4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5.1 结论 | 第49页 |
5.2 关于水(氵蚤)生物监测技术研究应用的几点建议 | 第49-50页 |
5.3 水(氵蚤)趋光行为快速生物监测技术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己发表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