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引言 | 第1-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聚硅酸硫酸铝(PSAS) | 第14-15页 |
| ·聚硅酸氯化铝(PASC) | 第15-16页 |
| ·聚硅酸硫酸铁(PFSS) | 第16-17页 |
| ·聚硅酸铝铁(PAFS) | 第17-18页 |
| ·小结 | 第18页 |
|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高硅聚硅铝絮凝剂的制备 | 第19-29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9-20页 |
| ·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 第20页 |
| ·废水絮凝试验 | 第20页 |
| ·制备工艺试验设计 | 第20-28页 |
| ·初步试验 | 第21-25页 |
| ·进一步试验 | 第25-28页 |
| ·优化后的各制备工艺条件 | 第28页 |
| ·图片比较 | 第28-29页 |
| 第3章 高硅聚硅铝絮凝剂稳定性的研究 | 第29-35页 |
| ·活化硅酸稳定性理论介绍 | 第29页 |
| ·高硅聚硅铝絮凝剂稳定性的研究试验和操作方法 | 第29-30页 |
| ·不同因素对液体絮凝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30-34页 |
| ·药品的pH值 | 第30页 |
| ·药品中的含铝量 | 第30-31页 |
| ·药品的稀释倍数 | 第31页 |
| ·药品的保存温度 | 第31-32页 |
| ·加入聚丙烯酰胺 | 第32-33页 |
| ·加入聚乙烯醇 | 第33页 |
| ·加入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 | 第33页 |
| ·其他药品的加入 | 第33-34页 |
| ·干燥后固体絮凝剂试验部分 | 第34-35页 |
| 第4章 高硅聚硅铝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35-51页 |
| ·试验部分 | 第36-38页 |
| ·絮凝剂介绍 | 第36页 |
| ·絮凝试验 | 第36页 |
| ·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 ·高硅聚硅铝絮凝剂对不同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38-50页 |
| ·处理用水简介 | 第38-39页 |
| ·东湖水 | 第39-40页 |
| ·南湖水 | 第40-42页 |
| ·长江水 | 第42-44页 |
| ·垃圾渗滤液 | 第44-46页 |
| ·印染废水 | 第46-48页 |
| ·自来水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对处理后水中残余SiO_2和Al~(3+)的研究 | 第51-54页 |
| ·试验部分 | 第51-53页 |
| ·处理水后水中残余SiO_2的含量 | 第51-52页 |
| ·处理水后水中残余Al_2O_3的含量 | 第52-53页 |
| ·测试结果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高硅聚硅铝絮凝剂絮凝机理初探 | 第54-65页 |
| ·水质理论概述 | 第54-55页 |
| ·絮凝机理介绍 | 第55-56页 |
| ·合成药品的检测及分析 | 第56-61页 |
| ·X-衍射结果 | 第56-60页 |
|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 第60-61页 |
| ·高硅聚硅铝絮凝剂铝硅间的相互作用 | 第61-63页 |
| ·硅酸的聚合机理 | 第61-62页 |
| ·铝盐的性质 | 第62-63页 |
| ·铝硅反应模型 | 第63页 |
| ·聚硅酸铝盐絮凝机理分析 | 第63-65页 |
| 第7章 结语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