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中国城市地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 | 第9-10页 |
·中国城市群地崛起 | 第9页 |
·自组织的城市发展观 | 第9页 |
·立足规划,为我所用 | 第9-10页 |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空间决策支持 | 第10-13页 |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第10-11页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 第11-12页 |
·时空过程模拟模型与GIS的结合 | 第12页 |
·目前常用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第12-13页 |
·将GIS服务于城市规划 | 第13页 |
·自组织理论与GIS的连接点 | 第13-15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自组织理论概述 | 第17-30页 |
·耗散结构理论 | 第17-19页 |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的思路 | 第18-19页 |
·耗散结构产生的条件 | 第19页 |
·应用的广泛性 | 第19页 |
·协同学理论 | 第19-21页 |
·序参量 | 第20页 |
·基本思想:竞争、支配、协同 | 第20-21页 |
·协同学的应用 | 第21页 |
·自组织现象 | 第21-23页 |
·贝纳德对流 | 第21-22页 |
·贝洛索夫--萨波金斯基反应(B-Z反应) | 第22页 |
·食物链例子,野兔-山猫的数目波动 | 第22-23页 |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23-27页 |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时空数据处理方法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自组织实例分析 | 第30-43页 |
·概述 | 第30页 |
·考虑空间结构的罗卡特—沃尔特拉模型及生物振荡 | 第30-35页 |
·正问题 | 第33-34页 |
·反问题 | 第34-35页 |
·考虑空间结构的布鲁塞尔器反应模型 | 第35-42页 |
·正问题 | 第39-42页 |
·反问题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城市演化系统及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 第43-52页 |
·城市演化系统 | 第43-50页 |
·城市的发展 | 第43-44页 |
·城市系统发展的自组织 | 第44-45页 |
·城市系统发展的他组织机制 | 第45-46页 |
·逻辑斯谛方程 | 第46-47页 |
·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 | 第47页 |
·城市演化模型 | 第47-50页 |
·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模拟 | 第52-57页 |
·研究的区域 | 第52页 |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 第52-54页 |
·结果讨论 | 第54-55页 |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心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