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蓝牙技术概论 | 第8-10页 |
1.2 蓝牙与其它无线技术的比较 | 第10-12页 |
1.3 蓝牙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2-13页 |
1.4 课题任务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蓝牙协议体系 | 第14-22页 |
2.1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2.2 底层协议 | 第15-16页 |
2.2.1 基带协议(BaseBand Protocal) | 第15-16页 |
2.2.2 链路管理协议(LMP) | 第16页 |
2.3 中间层协议 | 第16-18页 |
2.3.1 服务发现协议(SDP) | 第16-17页 |
2.3.2 替代电缆协议(RFCOMM) | 第17-18页 |
2.3.3 电话控制协议(TCS) | 第18页 |
2.4 高端层应用协议 | 第18-21页 |
2.4.1 点对点协议(PPP) | 第18-19页 |
2.4.2 TCP/UDP/IP | 第19-20页 |
2.4.3 对象交换协议(OBEX) | 第20-21页 |
2.4.4 无线应用协议(WAP) | 第21页 |
2.5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主机控制器接口(HCI)的分析与实现 | 第22-47页 |
3.1 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的概述 | 第22-23页 |
3.2 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数据分组 | 第23-27页 |
3.2.1 HCI分组概述 | 第23页 |
3.2.2 HCI分组类型 | 第23页 |
3.2.3 HCI分组参数 | 第23-27页 |
3.3 蓝牙主机控制器 HCI的流量控制 | 第27-28页 |
3.4 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HCI的传输层 | 第28-30页 |
3.4.1 HCI传输层概述 | 第28-29页 |
3.4.2 HCI的 USB传输层 | 第29-30页 |
3.5 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HCI的实现 | 第30-39页 |
3.5.1 软件流程 | 第30-31页 |
3.5.2 软件代码 | 第31-33页 |
3.5.3 线程代码 | 第33-39页 |
3.6 HCI一般通信流程实例 | 第39-46页 |
3.7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L2CAP) | 第47-61页 |
4.1 蓝牙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概述 | 第47-48页 |
4.2 L2CAP协议信道 | 第48-49页 |
4.3 L2CAP层协议的分段与重组 | 第49-50页 |
4.3.1 分段过程 | 第49-50页 |
4.3.2 重组过程 | 第50页 |
4.4 分段与重组示例 | 第50-51页 |
4.5 L2CAP协议数据分组格式 | 第51-53页 |
4.5.1 面向连接 CO信道的 L2CAP_PDU | 第52页 |
4.5.2 无连接 CL信道的 L2CAP_PDU | 第52-53页 |
4.6 L2CAP协议信令 | 第53-54页 |
4.7 几种主要的信令指令 | 第54-58页 |
4.8 L2CAP协议的软件实现 | 第58-60页 |
4.9 L2CAP层协议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