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4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热浸镀技术 | 第10-15页 |
1.2.1 热浸镀工艺概述 | 第10-12页 |
1.2.2 热浸镀铝的实现方法 | 第12-15页 |
1.3 熔剂法热浸镀铝实现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 第15-18页 |
1.3.1 熔剂法浸铝工艺及机理 | 第15-16页 |
1.3.2 助镀剂及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1.3.3 覆盖剂 | 第17-18页 |
1.3.4 钝化法 | 第18页 |
1.4 热浸镀铝层的性能及其应用 | 第18-19页 |
1.4.1 耐蚀性 | 第18页 |
1.4.2 抗氧化性 | 第18页 |
1.4.3 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展望 | 第19-22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钢材表面热浸镀铝 | 第24-37页 |
2.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第24-25页 |
2.1.1 试验条件 | 第24-25页 |
2.1.2 试验过程 | 第25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2.2 工艺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2.2.1 试验工艺 | 第25-27页 |
2.2.2 金相组织 | 第27页 |
2.2.3 影响热浸镀铝层的因素 | 第27-30页 |
2.3 无熔盐覆盖新工艺下的光亮热浸镀铝 | 第30-34页 |
2.3.1 新工艺试验条件及方法 | 第30页 |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3页 |
2.3.3 新技术的特点 | 第33-34页 |
2.4 抛光处理 | 第34-36页 |
2.5 结论 | 第36-37页 |
第3章 含稀土铝及其合金镀液的热浸镀铝 | 第37-42页 |
3.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第37-38页 |
3.2 工艺过程 | 第38页 |
3.3 影响组织和性能的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3.3.1 稀土对铝液抗氧化性及镀铝试样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稀土对镀铝层组织影响 | 第39-40页 |
3.3.3 稀土对镀层厚度的影响 | 第40页 |
3.3.4 稀土对镀铝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结论 | 第41-42页 |
第4章 铸铁表面热浸镀铝工艺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 | 第42-50页 |
4.1 试验条件及工艺过程 | 第42-44页 |
4.1.1 试样的制备 | 第42页 |
4.1.2 热浸渗铝工艺 | 第42-43页 |
4.1.3 扩散退火 | 第43页 |
4.1.4 高温抗氧化能力测试 | 第43页 |
4.1.5 渗层结构的分析 | 第43-44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4.2.1 工艺因素及镀铝液含硅量对铸铁热浸镀铝的影响 | 第44-47页 |
4.2.2 高温抗氧化性研究 | 第47-49页 |
4.3 结论 | 第49-50页 |
第5章 热浸镀铝工艺提抽过程中镀层厚度动态控制模型 | 第50-60页 |
5.1 影响镀铝层生长的因素 | 第50-51页 |
5.2 表面层厚度变化提抽过程简化模型 | 第51-58页 |
5.2.1 平面形试样在镀铝提抽过程中表面层厚度控制模型研究 | 第52-57页 |
5.2.2 圆柱形试样在镀铝过程中铝液的稳定流动模型 | 第57-58页 |
5.3 讨论 | 第58-59页 |
5.4 结论 | 第59-60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