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化学传感器论文

新型纳米材料及高聚物用于电流型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6页
 1.1 概述第16-18页
  1.1.1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6页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第16-17页
  1.1.3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第17-18页
  1.1.4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第18页
 1.2 生物传感技术中生物组分的一般固定化方法第18-20页
  1.2.1 物理吸附法第19页
  1.2.2 包埋法第19页
  1.2.3 共价键合法第19页
  1.2.4 化学交联法第19页
  1.2.5 电化学聚合法第19-20页
 1.3 生物组分固定化技术的新进展第20-24页
  1.3.1 溶胶-凝胶技术第20-21页
  1.3.2 纳米粒子修饰技术第21-22页
  1.3.3 聚电解质层层组装技术第22页
  1.3.4 树枝状化合物的放大技术第22-23页
  1.3.5 碳纳米管技术第23-24页
 1.4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第24-26页
第2章 基于酪氨酸酶固定在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表面的酚类传感器的研制第26-37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2.1 试剂与溶液第27页
  2.2.2 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面修饰第27-28页
  2.2.3 磁性生物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8页
  2.2.4 酶电极的构制第28页
  2.2.5 仪器与测量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2.3.1 磁性纳米粒子的特征第29-31页
  2.3.2 酶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第31页
  2.3.3 酶电极测定参数的优化第31-33页
  2.3.4 传感器的响应特征第33-35页
  2.3.5 传感器测定的重复性、重现性以及稳定性第35页
  2.3.6 传感器测定的选择性第35页
  2.3.7 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分析第35-36页
 2.4 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基于酶标的纳米金固定在胱胺/壳聚糖修饰的金电极上的酪氨酸酶传感器的研制第37-48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8页
  3.2.2 酪氨酸酶标记的纳米金的制备第38页
  3.2.3 酶电极的制备第38-40页
  3.2.4 酪氨酸酶活性的测定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3.3.1 酶电极的表面形貌第40页
  3.3.2 酶电极的循环伏安响应第40-41页
  3.3.3 传感器测定参数的优化第41-43页
  3.3.4 传感器的响应特征第43-44页
  3.3.5 酶电极测定的重复性和重现性第44-46页
  3.3.6 酶电极的稳定性第46-47页
 3.4 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纳米ZnO 固定酪氨酸酶的无电子媒介的酚类传感器的研制第48-58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0页
  4.2.1 试剂与溶液第49页
  4.2.2 纳米ZnO的合成第49页
  4.2.3 纳米 ZnO 修饰的酪氨酸酶传感器(ZnO/Tyrosinase/GCE)的制备第49页
  4.2.4 仪器与测量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4.3.1 ZnO 纳米粒子的特征第50页
  4.3.2 ZnO/GCE 及ZnO/Tyrosinase/GCE 的表面形貌第50-51页
  4.3.3 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第51-52页
  4.3.4 实验参数的优化第52-53页
  4.3.5 酶电极的响应特性第53-55页
  4.3.6 传感器测定的重复性和重现性第55页
  4.3.7 传感器的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第55-56页
  4.3.8 回收率研究第56-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基于1,6-二巯基己烷和纳米金自组装的电流型酚类传感器的研制第58-68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实验部分第59-60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59页
  5.2.2 纳米金的制备第59-60页
  5.2.3 酶电极的制备第6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0-67页
  5.3.1 金电极上自组装层的绝缘性第60-62页
  5.3.2 酶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第62页
  5.3.3 传感器测定参数的优化第62-63页
  5.3.4 酶电极的响应特征第63-65页
  5.3.5 传感器测定的重复性、重现性以及稳定性第65-66页
  5.3.6 回收率实验第66-67页
 5.4 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基于 ZnO 溶胶-凝胶的酪氨酸酶传感器的研制第68-79页
 6.1 引言第68-69页
 6.2 实验部分第69-70页
  6.2.1 试剂和仪器第69页
  6.2.2 ZnO 溶胶-凝胶的制备第69-70页
  6.2.3 传感器的制备第70页
  6.2.4 测量步骤第70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0-78页
  6.3.1 传感器构制参数的优化第70-71页
  6.3.2 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第71-72页
  6.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72-74页
  6.3.4 传感器的响应特性第74-75页
  6.3.5 传感器测定的重复性和重现性第75页
  6.3.6 传感器的稳定性第75-76页
  6.3.7 回收率研究第76页
  6.3.8 所构制传感器与其它基于不同溶胶-凝胶基质的生物传感器性能的比较第76-78页
 6.4 小结第78-79页
第7章 基于纳米金/聚酰胺型树枝状化合物/胱胺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第79-89页
 7.1 引言第79-80页
 7.2 实验部分第80-81页
  7.2.1 试剂第80页
  7.2.2 仪器第80页
  7.2.3 含端胺基的G_4PAMAM 树枝状化合物的制备第80-81页
  7.2.4 纳米金的制备第81页
  7.2.5 过氧化氢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第81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81-88页
  7.3.1 循环伏安响应第81-83页
  7.3.2 实验参数的优化第83-84页
  7.3.3 酶电极的响应特性第84-86页
  7.3.4 酶电极测定的重复性和重现性第86页
  7.3.5 酶电极测定的干扰第86页
  7.3.6 酶电极的稳定性第86-87页
  7.3.7 酶电极的应用第87-88页
 7.4 小结第88-89页
第8章 基于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固定抗体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的研制第89-99页
 8.1 引言第89-90页
 8.2 材料和方法第90-92页
  8.2.1 试剂和溶液第90页
  8.2.2 仪器第90页
  8.2.3 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面修饰第90-91页
  8.2.4 磁性生物纳米粒子的制备第91页
  8.2.5 基于磁性生物纳米粒子修饰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第91页
  8.2.6 IgG 的夹心式免疫分析第91-92页
  8.2.7 免疫传感器的更新第92页
 8.3 结果与讨论第92-98页
  8.3.1 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的特征第92页
  8.3.2 IgG 的测定第92-94页
  8.3.3 免疫传感器表面酶活性的分析第94页
  8.3.4 IgG 免疫分析条件的优化第94-95页
  8.3.5 非特异性吸附的测定第95-96页
  8.3.6 IgG 的免疫分析响应第96页
  8.3.7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96-98页
 8.4 小结第98-99页
结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觉导航道路识别系统中图像特征直线提取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