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编译程序、解释程序论文

跨文件编译模式的研究和实现

独创性声明第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3-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论文的主要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跨文件编译模式第13-24页
   ·跨文件编译模式的综述第13-16页
     ·跨文件编译模式的流程第13-14页
     ·跨文件编译模式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6页
   ·典型的跨文件编译模式第16-21页
     ·OM系统第16-17页
     ·Vortex系统第17-19页
     ·SYZYGY系统第19-20页
     ·LLVM系统第20-21页
   ·四种系统的比较第21-24页
     ·编译中间结果的保存时机第21-22页
     ·编译中间结果的保存形式第22-24页
第三章 GCC 3.4分析第24-41页
   ·GCC3.4编译框架第24-26页
   ·GCC 3.4前端抽象语法树表示第26-28页
     ·语法树表示的介绍第26-27页
     ·过程的抽象语法树表示第27-28页
   ·基于调用图的单文件内过程间优化模式第28-34页
     ·调用图介绍第28-32页
     ·基于调用图完成单文件内过程间优化的流程第32-34页
   ·基于调用图的函数内联第34-36页
     ·GCC完成函数内联的一般流程第34-35页
     ·GCC完成函数内联所用的数据结构第35页
     ·GCC完成函数内联的核心算法第35-36页
   ·GCC当前优化模式的不足第36-37页
   ·GCC命令行参数处理机制介绍第37-41页
第四章 跨文件编译模式的提出和实现第41-57页
   ·模型的介绍第41-43页
     ·模型产生的背景第41页
     ·模型的架构和流程第41-43页
   ·模型解决的问题和用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第43-56页
     ·跨文件编译模式流程的具体实现第43-47页
     ·保存抽象语法树的二进制文件的设计第47-48页
     ·抽象语法树写出的具体实现第48-54页
     ·抽象语法树读入和重构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第54-55页
     ·调用图重构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第55-56页
   ·模型的分析第56-57页
     ·模型时间复杂度分析第56页
     ·模型空间复杂度分析第56-57页
第五章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57-63页
   ·测试环境介绍第57页
   ·对183.equake的测试第57-60页
   ·更进一步的测试第60-63页
     ·针对256.bzip2的测试第60-61页
     ·针对181.mcf的测试第61页
     ·测试总结第61-63页
结束语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7-68页
附录A GCC 3.4树结点列表第68-71页
附录B 本课题中使用的SPEC 2000测试包的使用方法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ava Web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OpenGL的卫星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