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3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2 蜜环菌及其制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6-20页 |
·蜜环菌的培养特性研究 | 第20-21页 |
·蜜环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21-24页 |
·蜜环菌的功能活性研究 | 第24-25页 |
·睡眠调节的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蜜环菌深层发酵研究 | 第27页 |
·蜜环菌制剂开发应用现状和研究开发方向 | 第27-28页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8-3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蜜环菌的分离及催眠功能优良菌株的筛选 | 第31-58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菌种来源 | 第31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31页 |
·化学试剂 | 第3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32页 |
·试验动物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8页 |
·菌种分离 | 第32页 |
·从天麻组织中分离菌株 | 第32页 |
·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菌株 | 第32页 |
·菌种鉴定 | 第32-33页 |
·生长性状良好菌株的筛选 | 第33页 |
·固体培养生长特性研究 | 第33页 |
·液体培养生长特性研究 | 第33页 |
·良好菌株的确定 | 第33页 |
·各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 第33-34页 |
·培养温度对各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初始pH值对各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4页 |
·摇床转速对各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4页 |
·乙醇添加量对各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4页 |
·催眠功能优良菌株的筛选 | 第34页 |
·催眠功能菌株的初步筛选 | 第34页 |
·催眠功能优良菌株的确定 | 第34页 |
·优良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4-38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4-35页 |
·PCR扩增 | 第35-36页 |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 第36-37页 |
·PCR克隆产物的序列测定 | 第37页 |
·Ar-07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8页 |
·菌种分离与鉴定结果 | 第38-39页 |
·生长性状良好菌株的筛选 | 第39-44页 |
·各菌株的固体培养生长特性 | 第39-42页 |
·各菌株的液体培养生长特性 | 第42页 |
·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42-44页 |
·各菌株培养条件的筛选 | 第44-45页 |
·初始pH值对各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44页 |
·摇床转速对各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乙醇添加量对各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45页 |
·催眠功能优良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45-53页 |
·催眠功能菌株的初步筛选结果 | 第45-50页 |
·催眠功能优良菌株的确定 | 第50-53页 |
·AR-07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53-5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3-54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54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54-56页 |
·Ar-07菌株ITS区DNA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56页 |
·Ar-07菌株的鉴定结果 | 第56-58页 |
第三章 AR-07菌株摇床液体培养与催眠功能有效部位的研究 | 第58-73页 |
1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化学试剂与原材料 | 第58页 |
·菌种 | 第58页 |
·培养基 | 第58页 |
·试验动物 | 第58页 |
·阳性对照药 | 第58页 |
2 方法 | 第58-62页 |
·最适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58-59页 |
·液体培养基中最适碳源筛选试验 | 第59页 |
·液体培养基中最适氮源筛选试验 | 第59页 |
·液体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 第59页 |
·摇床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 第59-60页 |
·菌丝球破碎匀质接种法及接种量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59页 |
·培养条件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添加乙醇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60页 |
·蜜环菌催眠功能有效部位的研究 | 第60-62页 |
·发酵液第一步提取与活性跟踪试验 | 第60页 |
·发酵液第二步提取与活性跟踪试验 | 第60页 |
·发酵液第三步提取与活性跟踪试验 | 第60-61页 |
·催眠功能试验 | 第61-6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3页 |
·最适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试验结果 | 第62-64页 |
·液体培养基中最适碳源的筛选结果 | 第62页 |
·液体培养基中最适氮源的筛选结果 | 第62页 |
·液体培养基优化结果 | 第62-64页 |
·摇床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 | 第64-68页 |
·菌丝球破碎匀质接种法及接种量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 | 第64-65页 |
·培养条件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 | 第65-67页 |
·乙醇添加量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67页 |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第67-68页 |
·蜜环菌催眠功能有效部位的研究结果 | 第68-73页 |
·发酵液第一步提取与活性跟踪试验结果 | 第68-69页 |
·发酵液第二步提取与活性跟踪试验结果 | 第69-70页 |
·发酵液第三步提取与活性跟踪试验结果 | 第70-73页 |
第四章 蜜环菌AR-07菌株液体深层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 | 第73-84页 |
1 试验材料 | 第73-74页 |
·主要仪器 | 第73页 |
·化学试剂 | 第73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73页 |
·菌种 | 第73页 |
·中试生产发酵培养基 | 第73页 |
·试验动物 | 第73-74页 |
·阳性对照药 | 第74页 |
2 方法 | 第74-77页 |
·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工艺优化 | 第74页 |
·发酵动力学研究 | 第74页 |
·液体深层发酵中试生产研究 | 第74-76页 |
·优化工艺中试生产工艺流程 | 第75-76页 |
·普通工艺中试生产工艺流程 | 第76页 |
·动物试验方法 | 第76-7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4页 |
·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工艺优化试验结果 | 第77-78页 |
·液体深层发酵动力学研究 | 第78-80页 |
·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特征及发酵液状态观察 | 第78页 |
·发酵动力学研究 | 第78-80页 |
·发酵终点的判定 | 第80页 |
·液体深层发酵中试生产研究 | 第80-82页 |
·动物试验验证结果 | 第82-83页 |
·优化工艺及其参数的确定 | 第83-84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84-86页 |
1 关于菌株的筛选和优良菌株的确定 | 第84页 |
2 关于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 第84页 |
3 关于发酵液中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 | 第84页 |
4 关于工艺优化和中试生产试验研究 | 第84-85页 |
5 今后应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