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1前言 | 第4-7页 |
·提出问题的背景 | 第4-5页 |
·问题的内涵 | 第5-7页 |
2情感优教的历史和现状 | 第7-11页 |
·雅典和谐教育 | 第7页 |
·中国古代的情感教育 | 第7页 |
·文艺复兴时期的“快乐之家” | 第7-8页 |
·卢梭的“自然教育” | 第8页 |
·存在主义的情感教育观 | 第8-9页 |
·中国近现代情感教育的发展 | 第9页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 | 第9-10页 |
·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 | 第10页 |
·斯卡特金情感教学思想 | 第10页 |
·中国当代情感教育的兴起 | 第10-11页 |
3情感优教的理论依据 | 第11-15页 |
·生理科学方面的依据 | 第11页 |
·教育学方面的依据 | 第11-13页 |
·心理科学方面的依据 | 第13-15页 |
4、将情感优教结合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验研究 | 第15-24页 |
·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 | 第15-16页 |
·教学思想及方法 | 第16-20页 |
·教学实验模式 | 第20-23页 |
·教学效果 | 第23-24页 |
5. 结论及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建议 | 第24-27页 |
·要关爱每个学生,尤其要让差生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美好期望 | 第24-25页 |
·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 第25-26页 |
·要经常让学生体验成功 | 第26页 |
·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 第26-27页 |
·注重情感教学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的优势 | 第27页 |
Abstract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