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序言第9-10页
第一章 中国语境下的民事检察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15页
 第一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性质第10-11页
 第二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地位第11-12页
  一、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宪政体制中的地位第11页
  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检察体制中的地位第11-12页
 第三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目的第12-15页
  一、维护司法公正第12-13页
  二、维护司法权威第13页
  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第13-15页
第二章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在依据第15-22页
 第一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渊源第15-19页
  一、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历史基础第15-16页
  二、清王朝末期的民事检察制度的制定与发展第16页
  三、国民政府时期民事检察制度的制定和发展第16页
  四、新中国民事诉讼检察制度的发展历史第16-19页
 第二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法理依据第19-20页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产生检察制度的宪政基础第19页
  二、列宁的检察监督思想是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第三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依据第20-22页
  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是检察制度存在的实践基础第20页
  二、完善我国宪政制度的迫切需要第20-21页
  三、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第21-22页
第三章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2-29页
 第一节 理论上的困惑第22-26页
  一、权力的监督与制衡的困惑第22-23页
  二、指导思想上的困惑第23-24页
  三、民事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冲突第24页
  四、民事检察监督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冲突第24-25页
  五、民事检察监督与判决终局性的冲突第25-26页
 第二节 立法上的局限第26-27页
 第三节 实践中的分歧第27-29页
第四章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第29-50页
 第一节 国外立法的启示第29-32页
  一、法国模式第29-30页
  二、德日模式第30页
  三、英美模式第30-31页
  四、苏俄模式第31-32页
 第二节 民事检察法律监督的构建第32-35页
  一、构建民事检察监督的原则第32-34页
  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第34-35页
 第三节 民事检察法律监督的具体方式第35-50页
  一、抗诉第35-38页
  二、参与诉讼第38-39页
  三、检察意见第39-40页
  四、检察建议第40-41页
  五、公益诉讼第41-48页
  六、执行监督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分析与优化途径
下一篇:EVA价值管理在建设银行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