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模式选择
|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文献综述及本文创新 | 第7-10页 |
| (一)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 二、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 第10-13页 |
| (一) 制度的变迁引起邮政储蓄体制模式的变革 | 第10-11页 |
| (二) 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模式比较 | 第11-12页 |
| (三) 建设中国特色的邮政储蓄银行 | 第12-13页 |
| 三、国际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借鉴 | 第13-16页 |
| (一) 法国 | 第13页 |
| (二) 荷兰 | 第13-14页 |
| (三) 德国 | 第14页 |
| (四) 日本 | 第14-16页 |
| 四、我国邮政储蓄体制的历史演进 | 第16-19页 |
| (一) 我国邮政储蓄的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 (二) 我国邮政储蓄经营模式的发展 | 第17-19页 |
| 五、目前我国邮政储蓄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 (一) 资金运用方面 | 第19-20页 |
| (二) 资金价格确定方面 | 第20页 |
| (三) 财政负担方面 | 第20页 |
| (四) 货币政策方面 | 第20-21页 |
| (五) 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 第21页 |
| (六) 监管机构监管方面 | 第21-22页 |
| (七) 邮政储蓄内部控制方面 | 第22页 |
| (八) 邮政业务发展方面 | 第22-23页 |
| 六、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建设 | 第23-35页 |
| (一) 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 | 第23-25页 |
| (二) 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构成 | 第25页 |
| (三) 正确处理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 第25-27页 |
| (四) 邮政储蓄银行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建设 | 第27-28页 |
| (五) 邮政储蓄银行合理进行资金运用 | 第28-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