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1 绪论 | 第1-18页 |
·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与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概述 | 第8-9页 |
·传统抗震设计方法 | 第8页 |
·工程减震控制技术及其优越性 | 第8-9页 |
·消能减震的概念、类型与应用 | 第9-11页 |
·消能支撑框架结构的研究 | 第11-16页 |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 第12-13页 |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 第13-16页 |
·复合型阻尼器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消能支撑框架结构的意义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ANSYS软件实现 | 第18-29页 |
·有限元理论 | 第18-21页 |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18-19页 |
·有限单元法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19-21页 |
·ANSYS概况 | 第21-24页 |
·ANSYS软件与CAE市场 | 第21-22页 |
·软件功能简介 | 第22页 |
·ANSYS分析的主要步骤 | 第22-24页 |
·ANSYS分析中的非线性问题 | 第24-29页 |
·非线性问题分类 | 第24页 |
·非线性问题的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非线性求解的组织级别 | 第25-26页 |
·材料非线性分析 | 第26-29页 |
3 消能支撑框架结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第29-41页 |
·结构计算模型 | 第29页 |
·材料本构关系的确定 | 第29-32页 |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29-30页 |
·钢支撑杆的本构关系 | 第30页 |
·消能器的特点与本构关系 | 第30-3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32-34页 |
·计算荷载 | 第34-35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6-41页 |
·普通框架与消能支撑框架的对比分析 | 第36-39页 |
·消能支撑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主要结果分析及消能支撑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40-41页 |
4 消能支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 | 第41-55页 |
·消能减震的原理 | 第41-43页 |
·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 | 第43-45页 |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 | 第43-44页 |
·滞变型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 | 第44-45页 |
·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 第45-50页 |
·消能减震结构的设防目标 | 第45-46页 |
·消能减震结构的性能标准 | 第46页 |
·消能减震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46-47页 |
·消能部件的设置 | 第47页 |
·消能减震结构的计算要点 | 第47-48页 |
·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 | 第48-49页 |
·消能器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刚度 | 第49-50页 |
·消能器性能检验要求 | 第50页 |
·消能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 | 第50-55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50-53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53页 |
·能量分析法 | 第53-5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研究展望与问题 | 第56-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尚须解决的问题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