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大中城市道路广场园林植物配置及其模式研究
第一章 总论 | 第1-17页 |
·前言 | 第11页 |
·植物配置的历史与发展 | 第11-12页 |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 第12-14页 |
·国内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 第12-13页 |
·国外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 第13-14页 |
·城市广场的植物配置 | 第14-17页 |
·国外城市广场的植物配置 | 第14-15页 |
·国内城市广场的植物配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园林植物应用理论体系及配置原则 | 第17-30页 |
·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功能 | 第17-23页 |
·观赏功能 | 第17-22页 |
·美学功能 | 第22-23页 |
·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原则 | 第23-27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3-25页 |
·艺术性原则 | 第25-26页 |
·文化性原则 | 第26-27页 |
·经济性原则 | 第27页 |
·植物配植形式 | 第27-30页 |
·规则式配植 | 第27-28页 |
·自然式配植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0-50页 |
·目的意义 | 第30页 |
·调查方法 | 第30页 |
·查阅资料 | 第30页 |
·实地调查 | 第30页 |
·陕北地区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0-37页 |
·榆林市 | 第30-34页 |
·延安市 | 第34-37页 |
·陕北地区园林植物配置总体特征 | 第37页 |
·关中地区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7-46页 |
·西安市 | 第37-44页 |
·杨凌示范区 | 第44-45页 |
·关中地区园林植物配置总体特征 | 第45-46页 |
·陕南地区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汉中市 | 第46-48页 |
·安康市 | 第48-49页 |
·陕南地区园林植物配置总体特征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植物推荐及其配置模式与造景特色 | 第50-72页 |
·陕北地区 | 第50-58页 |
·园林植物推荐 | 第50-56页 |
·种植模式推荐 | 第56-58页 |
·关中地区 | 第58-70页 |
·园林植物推荐 | 第58-67页 |
·种植模式推荐 | 第67-70页 |
·陕南地区 | 第70-72页 |
·园林植物推荐 | 第70-72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72-74页 |
·关于种植模式的问题 | 第72页 |
·关于植物修剪造型的问题 | 第72-73页 |
·关于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问题 | 第73页 |
·关于乡土植物应用的问题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7页 |
·陕西省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问题 | 第74-75页 |
·运用植物种类少 | 第74页 |
·季相景观不丰富 | 第74页 |
·配置形式单一 | 第74页 |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 | 第74-75页 |
·解决思路 | 第75-77页 |
·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季相景观 | 第75页 |
·丰富配置模式,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特色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