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测度与决策及其预控研究

1 绪论第1-61页
 1.1 研究背景第17-25页
  1.1.1 技术创新风险的主要危害第18-20页
  1.1.2 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作用第20-21页
  1.1.3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问题第21-25页
 1.2 研究现状第25-51页
  1.2.1 风险管理的研究第25-31页
  1.2.2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研究第31-48页
  1.2.3 研究成果启示及存在问题第48-51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51-53页
  1.3.1 研究目的第51-52页
  1.3.2 研究意义第52-53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53-58页
  1.4.1 研究思路第53-55页
  1.4.2 研究框架第55-58页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58-61页
  1.5.1 研究对象第58页
  1.5.2 研究方法第58-61页
2 理论基础第61-88页
 2.1 技术创新提出与发展第61-63页
  2.1.1 提出背景第61-62页
  2.1.2 发展阶段第62-63页
 2.2 技术创新风险的内涵第63-72页
  2.2.1 技术创新界定第63-68页
  2.2.2 创新风险属性第68-69页
  2.2.3 创新风险概念第69-72页
 2.3 技术创新风险的特征第72-76页
  2.3.1 风险产生原因第72-73页
  2.3.2 风险基本特征第73-76页
 2.4 技术创新风险的划分第76-82页
  2.4.1 风险类型划分第77-80页
  2.4.2 风险阶段划分第80-82页
 2.5 技术创新风险的规律第82-88页
  2.5.1 信息不确定递减律第82-83页
  2.5.2 方案数量递减律第83-84页
  2.5.3 风险损失递增律第84-85页
  2.5.4 费用测不准律第85-86页
  2.5.5 时间律第86-88页
3 风险因素第88-110页
 3.1 风险因素特征第88-90页
 3.2 风险因素设计第90-104页
  3.2.1 设计原则第91-92页
  3.2.2 设计方法第92-104页
 3.3 风险因素统计第104-110页
  3.3.1 调研目的方式第104-106页
  3.3.2 因素指标分析第106-109页
  3.3.3 关键因素归纳第109-110页
4 风险测度第110-169页
 4.1 风险等级划分第110-113页
 4.2 物元模型方法第113-139页
  4.2.1 可拓物元模型建立第113-130页
  4.2.2 科伦集团技术创新风险测度实证研究第130-139页
 4.3 粗糙网络方法第139-166页
  4.3.1 粗糙网络模型建立第139-149页
  4.3.2 前锋公司技术创新风险测度实证研究第149-166页
 4.4 模型对比分析第166-169页
  4.4.1 优劣比较第166-167页
  4.4.2 实证分析第167-169页
5 风险决策第169-212页
 5.1 决策特点第169-170页
 5.2 决策者行为第170-174页
  5.2.1 风险态度第170-173页
  5.2.2 主观预期第173-174页
 5.3 决策范式第174-178页
  5.3.1 决策范式要求第174-175页
  5.3.2 三层十步范式第175-178页
 5.4 项目决策第178-195页
  5.4.1 单项项目决策第178-183页
  5.4.2 组合项目决策第183-188页
  5.4.3 项目决策实证研究第188-195页
 5.5 中止决策第195-212页
  5.5.1 基本特征第195-197页
  5.5.2 动因准则第197-199页
  5.5.3 中止模型第199-206页
  5.5.4 中止决策实证研究第206-212页
6 预警预控第212-247页
 6.1 预警管理第212-223页
  6.1.1 特点功能第212-213页
  6.1.2 系统构建第213-217页
  6.1.3 系统运行第217-222页
  6.1.4 预警模式第222-223页
 6.2 宏观预控对策分折第223-231页
  6.2.1 良好基础环境创建策略第223-226页
  6.2.2 技术服务体系建立策略第226-227页
  6.2.3 健全投资体系对策分析第227-228页
  6.2.4 完善科技保险机制分析第228-230页
  6.2.5 推动联合创新对策分析第230-231页
 6.3 微观预控对策分析第231-247页
  6.3.1 微观预控基础防范分析第231-236页
  6.3.2 风险微观预控规避策略第236-240页
  6.3.3 不同模式风险防范策略第240-244页
  6.3.4 风险因素预控对策分析第244-247页
7 研究结论第247-251页
 7.1 本文的创新点第247-248页
 7.2 后继研究工作第248-251页
附录1 问卷调研表第251-255页
附录2 定理的证明第255-265页
参考文献第265-27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278-281页
致谢第281-283页
声明第283页

论文共2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款保险制度及其金融发展效应研究
下一篇: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