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烤烟性状的遗传和相关分析 | 第14-20页 |
·烤烟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14-16页 |
·烤烟性状的遗传力 | 第16-18页 |
·烤烟性状间相关分析 | 第18-20页 |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 | 第20-23页 |
·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 | 第20-21页 |
·种子性状的遗传模型 | 第21-22页 |
·发育性状的遗传模型 | 第22-23页 |
·烤烟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第23-26页 |
·烤烟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第23-24页 |
·烤烟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第24-25页 |
·烤烟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 第25-2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田间试验 | 第27-28页 |
·性状测定 | 第28页 |
·农艺性状的测定 | 第28页 |
·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28页 |
·遗传模型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33页 |
·遗传模型 | 第28-29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条件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3-76页 |
·烤烟农艺性状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平均值 | 第33-35页 |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 | 第33-34页 |
·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平均值 | 第34-35页 |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和烟叶化学成分的遗传分析 | 第35-47页 |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5-41页 |
·方差分量组成和遗传力分析 | 第35-36页 |
·亲本农艺性状的加性效应 | 第36-39页 |
·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显性效应 | 第39-41页 |
·烟叶化学成分的遗传分析 | 第41-47页 |
·方差分量组成和遗传力分析 | 第41-42页 |
·亲本烟叶化学成分的加性效应 | 第42-45页 |
·杂交组合烟叶化学成分的显性效应 | 第45-47页 |
·烤烟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7-55页 |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 第47-50页 |
·烟叶化学成分间相关分析 | 第50-52页 |
·农艺性状与化学成分间相关分析 | 第52-55页 |
·烤烟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55-59页 |
·烤烟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 | 第55-57页 |
·烤烟化学成分的杂种优势 | 第57-59页 |
·烤烟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第59-63页 |
·农艺性状对产量各遗传方差分量的贡献 | 第59-60页 |
·农艺性状对亲本产量加性效应的贡献 | 第60-62页 |
·农艺性状对杂交组合产量显性效应的贡献 | 第62-63页 |
·农艺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第63-76页 |
·农艺性状对两糖差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第63-67页 |
·农艺性状对两糖差各遗传方差分量的贡献 | 第63-64页 |
·农艺性状对两糖差加性效应的贡献 | 第64-66页 |
·农艺性状对杂交组合两糖差显性效应的贡献 | 第66-67页 |
·农艺性状对烟碱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第67-72页 |
·农艺性状对烟碱各项遗传方差分量的贡献 | 第67-68页 |
·农艺性状对烟碱加性效应的贡献 | 第68-71页 |
·农艺性状对杂交组合烟碱显性效应的贡献 | 第71-72页 |
·农艺性状对氧化钾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第72-76页 |
·农艺性状对氧化钾各遗传方差分量的贡献 | 第72-73页 |
·农艺性状对氧化钾加性效应的贡献 | 第73-74页 |
·农艺性状对杂交组合氧化钾显性效应的贡献 | 第74-76页 |
5 讨论 | 第76-83页 |
·烤烟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76-77页 |
·烤烟效应值分析 | 第77-78页 |
·烤烟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78-79页 |
·烤烟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79-80页 |
·烤烟农艺性状对烟叶产量和化学成分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博士期间撰写的相关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