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类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现状 | 第11-17页 |
一、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二、收益质量的涵义 | 第13-14页 |
三、收益质量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一) 收益可靠性 | 第14页 |
(二) 收益的现金保障性 | 第14页 |
(三) 收益的持续增长性 | 第14-15页 |
(四) 收益的安全性 | 第15页 |
四、电子行业特点介绍 | 第15-16页 |
五、当前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7-29页 |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 第17-18页 |
(一)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7页 |
(二) 盈余管理与收益质量的联系和区别 | 第17-18页 |
二、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8-29页 |
(一) 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应用 | 第18-20页 |
(二) 利用关联交易操纵会计收益 | 第20-22页 |
(三) 法制体系与惩罚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四) 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来对会计收益进行操纵 | 第23页 |
(五)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缺陷 | 第23-25页 |
(六) 股权结构对收益质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七) 公司竞争环境对收益质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八) 行业发展对收益质量的影响 | 第27页 |
(九) 产品和市场环境对收益质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十) 其他因素影响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收益质量 | 第29-41页 |
一、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分析收益质量 | 第29-34页 |
(一) 财务成长性 | 第29-30页 |
(二) 企业资产状况及资产管理能力 | 第30-32页 |
(三) 负债比率 | 第32-33页 |
(四) 盈利能力和持续增长性 | 第33-34页 |
二、从现金流量表来分析收益质量 | 第34-39页 |
(一) 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 | 第34-35页 |
(二) 经营活动净现金对营业利润的比率 | 第35页 |
(三) 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 | 第35页 |
(四) 收入现金比率 | 第35-36页 |
(五) 现金流量结构比 | 第36-37页 |
(六) 净收益营运指数和现金营运指数 | 第37-38页 |
(七) 通过现金盈利值和现金增加值来分析收益质量 | 第38-39页 |
三、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 | 第39页 |
四、本文采用的方法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实证分析 | 第41-62页 |
一、因子分析方法 | 第41-44页 |
(一) 因子分析概念 | 第41页 |
(二) 因子分析步骤 | 第41-44页 |
二、实证分析结果 | 第44-61页 |
(一) 各指标的相关性 | 第44-47页 |
(二) 因子分析的适宜性 | 第47-48页 |
(三) 综合因子的信息量 | 第48-50页 |
(四) 方差解释变量 | 第50-53页 |
(五) 因子经济意义分析 | 第53-56页 |
(六) 因子得分 | 第56-59页 |
(七) 电子类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结果 | 第59-61页 |
三、研究的局限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