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传力机理分析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SRC结构的特点 | 第7-8页 |
·SRC结构的基本类型 | 第8-9页 |
·SRC理论研究 | 第9-15页 |
·研究历史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及各国规范比较 | 第10-11页 |
·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的研究 | 第11-15页 |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课题的背景、基础 | 第15-16页 |
·本文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简介 | 第18-37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意义 | 第18-19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第19-20页 |
·ANSYS简介及应用方法 | 第20-21页 |
·ANSYS软件简介 | 第20页 |
·ANSYS软件主要特点 | 第20-21页 |
·ANSYS计算分析过程 | 第21页 |
·塑性理论介绍 | 第21-25页 |
·塑性 | 第21-23页 |
·塑性选项 | 第23-25页 |
·非线性问题的分析方法及收敛判别 | 第25-27页 |
·ANSYS用来校正计算结果的方法 | 第25-26页 |
·收敛判别 | 第26页 |
·荷载步、子步、时间步 | 第26-27页 |
·有限元模拟方法 | 第27-37页 |
·单元类型 | 第27-29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29-30页 |
·混凝土的裂缝模式 | 第30-31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 第31-33页 |
·在ANSYS中定义混凝土 | 第33-37页 |
第三章 ANSYS算例分析 | 第37-51页 |
·型钢简支梁计算分析 | 第37-40页 |
·型钢简支梁有限元模型 | 第37页 |
·型钢简支梁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型钢应力—应变曲线 | 第39-40页 |
·SRC简支梁计算分析 | 第40-49页 |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第40-42页 |
·SRC简支梁有限元模型 | 第42-43页 |
·SRC简支梁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应力—应变曲线 | 第44-48页 |
·SRC简支梁裂缝图 | 第48-49页 |
·SRC悬臂梁破坏变形图 | 第49页 |
·型钢梁、柱节点破坏变形图及应力分布图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RC梁—SRC柱节点分析 | 第51-92页 |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及加载 | 第51-52页 |
·计算模型的设计 | 第52-55页 |
·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91页 |
·RC梁—SRC柱与SRC梁—SRC节点的比较 | 第55-62页 |
·RC梁—SRC柱节点 | 第62-79页 |
·RC梁—SRC柱节点柱型钢反力分布规律 | 第79-81页 |
·RC梁—SRC柱节点与RC梁—RC柱节点的比较 | 第81-84页 |
·RC梁—SRC柱节点的受力模式 | 第84-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