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管理诊断方案的生成及其逻辑环节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一般管理诊断方案构成概述 | 第12-15页 |
一、 管理诊断方案构建的特点 | 第12页 |
二、 传统管理诊断方案构建的缺陷 | 第12-14页 |
三、 管理诊断方案生成的设想 | 第14-15页 |
第二节 VE/SMA导向下方案构建的模块设计基础 | 第15-18页 |
一、 VE导向与诊断模块和价值取向的形成 | 第15-16页 |
二、 SMA导向与施诊体系的变化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半结构化的管理诊断系统模型 | 第18-21页 |
一、 构建半结构化的管理诊断系统模型的思路 | 第18-19页 |
二、 半结构化的管理诊断系统模型的设计 | 第19-21页 |
第二章 MCS方案生成的主要逻辑环节分析评价体系 | 第21-28页 |
第一节 MCS方案生成的主要逻辑环节 | 第21-22页 |
一、 环境诊断分析模块中的逻辑环节 | 第21页 |
二、 因素分析模块中的逻辑环节 | 第21页 |
三、 方案主题选择及形成模块中的逻辑环节 | 第21-22页 |
四、 基本方案生成模块中的逻辑环节 | 第22页 |
第二节 主要逻辑环节分析评价概述 | 第22-24页 |
一、 主要逻辑环节的评价内容 | 第22-23页 |
二、 主要逻辑环节在MCS方案生成过程模型中的作用评价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主要逻辑环节分析评价的方法体系 | 第24-26页 |
一、 逻辑分析法 | 第24页 |
二、 专家评价法 | 第24-25页 |
三、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页 |
四、 数理分析法 | 第25-26页 |
五、 图表法 | 第26页 |
六、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26页 |
第四节 各逻辑环节分析评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26-28页 |
一、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原则 | 第26-27页 |
二、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7页 |
三、 程序的应用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因素力度分析与战略判断 | 第28-63页 |
第一节 各因素力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28-36页 |
一、 因素指标的确定 | 第28-30页 |
二、 因素评价表 | 第30-33页 |
三、 因素分类和四因素总评价计算 | 第33-34页 |
四、 因素力度计算和分析 | 第34-35页 |
五、 因素力度分析在管理诊断方案生成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战略类型及强度判断 | 第36-41页 |
一、 战略类型的界定 | 第36-37页 |
二、 战略四边形的构造 | 第37页 |
三、 战略类型方位θ及分析 | 第37-39页 |
四、 战略强度的判断 | 第39-40页 |
五、 战略类型的选择和战略强度系数谱 | 第40-41页 |
六、 战略判断和选择在管理诊断方案生成中的作用 | 第41页 |
第三节 因素力度分析与战略判断应用实例 | 第41-49页 |
一、 内部因素评价汇总表 | 第42-45页 |
二、 外部因素评价汇总表 | 第45-47页 |
三、 因素力度及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威胁计算 | 第47页 |
四、 战略类型的确定和战略强度判断 | 第47-49页 |
五、 结论 | 第49页 |
第四节 初步的程序 | 第49-63页 |
一、 功能模块结构 | 第49-51页 |
二、 数据与处理流程分析 | 第51-53页 |
三、 数据库设计 | 第53-62页 |
四、 运行平台及界面 | 第62-63页 |
第四章 主题方案的效用评估 | 第63-72页 |
第一节 主题效用评估概述 | 第63-65页 |
一、 效用评估的基础 | 第63-65页 |
二、 主题效用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 第65页 |
三、 主题方案效用评估的进行 | 第65页 |
第二节 对管理诊断方案进行主题效用评估 | 第65-68页 |
一、 邀请专家和受诊企业的相关人士对各因素进行效用评估 | 第65-67页 |
二、 对因素效用评估表进行汇总 | 第67-68页 |
三、 按SWOT分类对各因素的期望效用值进行排序 | 第68页 |
四、 关于效用评估的补充说明 | 第68页 |
第三节 效用评估在广西糖业诊断实例中的应用 | 第68-72页 |
一、 优势因素效用评估 | 第68-69页 |
二、 劣势因素效用评估 | 第69-70页 |
三、 机会因素效用评估 | 第70-71页 |
四、 威胁因素效用评估 | 第71页 |
五、 结论 | 第71-72页 |
第五章 SWOT规划模型 | 第72-86页 |
第一节 SWOT规划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72-74页 |
一、 诊断方案决策的有限理性 | 第72-73页 |
二、 效用理论的应用 | 第73页 |
三、 有限理性下的主观效用最大化原理 | 第73页 |
四、 问题的提出 | 第73-74页 |
第二节 SWOT规划模型的构建 | 第74-79页 |
一、 构建SWOT规划模型的前提 | 第74-75页 |
二、 SWOT规划模型雏形 | 第75-78页 |
三、 SWOT规划模型在管理诊断方案生成中的意义和作用 | 第78页 |
四、 SWOT规划模型的不足 | 第78-79页 |
第三节 SWOT规划模型在广西糖业战略诊断中的应用 | 第79-84页 |
一、 广西糖业SWOT关键因素表 | 第79-80页 |
二、 各子矩阵的建立 | 第80-83页 |
三、 SWOT矩阵总表 | 第83-84页 |
第四节 SWOT规划程序运行 | 第84-86页 |
一、 系统的进入和退出 | 第84页 |
二、 输入部分 | 第84页 |
三、 运算部分 | 第84页 |
四、 输出部分 | 第84页 |
五、 其它注意事项 | 第84-86页 |
第六章 主题方案的覆盖度评估 | 第86-91页 |
第一节 主题方案的覆盖度评估的意义 | 第86-87页 |
一、 主题方案的覆盖度评估的重要性 | 第86页 |
二、 主题方案的覆盖度评估的步骤 | 第86页 |
三、 主题方案的覆盖度评估在企业管理诊断中的应用 | 第86-87页 |
第二节 主题方案的覆盖度评估的计算和分析 | 第87-91页 |
一、 主题方案的覆盖面 | 第87-88页 |
二、 计算主题方案的因素力度得分和覆盖度 | 第88页 |
三、 计算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的得分和覆盖度 | 第88-89页 |
四、 计算主题方案和各因素的效用覆盖度 | 第89页 |
五、 主题方案的覆盖度分析 | 第89-91页 |
结束语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