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基本仿真软件介绍 | 第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数字图像基础 | 第13-18页 |
2.1 图像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图像处理系统 | 第14-15页 |
2.3 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 第15-17页 |
2.3.1 图像的主观评价 | 第15-16页 |
2.3.2 图像的客观评价 | 第16页 |
2.3.3 其它方法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小波变换 | 第18-37页 |
3.1 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18-20页 |
3.1.1 傅立叶变换 | 第18页 |
3.1.2 Gabor变换 | 第18-20页 |
3.2 小波变换 | 第20-25页 |
3.2.1 一维连续小波变换 | 第20-23页 |
3.2.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3-25页 |
3.3 多分辨率分析与MALLA/算法 | 第25-36页 |
3.3.1 多分辨率分析(MRA) | 第25-30页 |
3.3.2 小波分解、重建 | 第30-32页 |
3.3.3 Mallat算法 | 第32-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图像压缩阈值确定 | 第37-47页 |
4.1 图像的小波变换 | 第37-40页 |
4.1.1 二维小波变换 | 第37-40页 |
4.1.2 小波图像的多分辨率分析特点 | 第40页 |
4.2 小波系数分析 | 第40-42页 |
4.3 确定阈值 | 第42-44页 |
4.4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小波系数的量化 | 第47-58页 |
5.1 聚类分析 | 第47-52页 |
5.1.1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及意义 | 第47-48页 |
5.1.2 类的定义 | 第48页 |
5.1.3 样品间的相似性度量—距离 | 第48-49页 |
5.1.3 聚类的准则函数 | 第49-50页 |
5.1.4 聚类分析算法 | 第50页 |
5.1.5 K均值聚类 | 第50-52页 |
5.2 基于聚类分析的系数量化 | 第52-57页 |
5.2.1 量化概述 | 第52页 |
5.2.2 小波系数的量化 | 第52-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小波系数编码 | 第58-69页 |
6.1 图像压缩编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58页 |
6.2 变换编码 | 第58-59页 |
6.3 DPCM编码 | 第59-61页 |
6.3.1 DPCM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59-60页 |
6.3.2 DPCM的量化信噪比 | 第60-61页 |
6.4 变长编码 | 第61-62页 |
6.4.1 可变长最佳编码定理 | 第61页 |
6.4.2 准变长编码 | 第61-62页 |
6.5 小波系数编码 | 第62-68页 |
6.5.1 低频子图像的小波系数编码 | 第63-65页 |
6.5.2 高频子图像的小波系数编码 | 第65-67页 |
6.5.3 图像压缩的实现 | 第67-6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LH_3子图像对应的小波系数 | 第74-82页 |
附录B:阈值以上的小波系数 | 第82-84页 |
附录C:聚类分析数据 | 第84-86页 |
附录D:量化后的小波系数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