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7页 |
| ·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 | 第13页 |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 第13-14页 |
| ·高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 ·假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语篇分析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语篇分析理论及方法 | 第17-28页 |
| ·语篇与语篇分析的定义 | 第17-19页 |
| ·语篇 | 第17-18页 |
| ·语篇分析 | 第18-19页 |
| ·语篇分析法 | 第19-28页 |
| ·宏观法 | 第19-24页 |
| ·语篇结构分析 | 第19-23页 |
| ·语篇策略分析 | 第23-24页 |
| ·微观法 | 第24-28页 |
| ·语法手段分析 | 第24-25页 |
| ·词汇衔接分析 | 第25-26页 |
| ·逻辑联系语分析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语篇分析与写作教学 | 第28-48页 |
| ·语篇分析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培养 | 第28-33页 |
| ·谋篇布局的能力 | 第28-30页 |
| ·语篇类型与谋篇布局 | 第28-29页 |
| ·语篇结构与谋篇布局 | 第29页 |
| ·语篇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与谋篇布局 | 第29-30页 |
| ·连句组段的能力 | 第30-32页 |
| ·衔接与连句组段 | 第30-31页 |
| ·连贯与连句组段 | 第31-32页 |
| ·谴词造句的能力 | 第32-33页 |
| ·语篇分析写作模式 | 第33-41页 |
| ·写作前(prewriting) | 第33-37页 |
| ·审题 | 第34-35页 |
| ·构思 | 第35-36页 |
| ·列提纲 | 第36-37页 |
| ·写作(writing) | 第37-40页 |
| ·选词 | 第37-38页 |
| ·造句 | 第38-39页 |
| ·段落的展开 | 第39-40页 |
| ·写作后(post-writing) | 第40-41页 |
| ·语篇分析写作训练策略 | 第41-48页 |
| ·仿写 | 第41-45页 |
| ·段落仿写 | 第41-43页 |
| ·文章仿写 | 第43-45页 |
| ·缩写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实验 | 第48-58页 |
| ·实验的假设 | 第48页 |
| ·实验的设计 | 第48-49页 |
| ·实验对象 | 第48页 |
| ·实验教材 | 第48页 |
| ·实验时间及安排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实验的实施 | 第49-57页 |
| ·教学实验过程 | 第49-54页 |
| ·记叙文教学实验 | 第49-51页 |
| ·议论文教学实验 | 第51-52页 |
| ·说明文教学实验 | 第52-53页 |
| ·应用文教学实验 | 第53-54页 |
| ·实验测试程序 | 第54-56页 |
| ·实验前测试 | 第54-55页 |
| ·实验中测试 | 第55页 |
| ·实验后测试 | 第55-56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56-5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写作教学建议 | 第58-64页 |
| ·将语篇分析引入写作教学 | 第58-60页 |
| ·语篇分析与中西语篇差异 | 第58-60页 |
| ·语篇分析写作教学方法 | 第60页 |
| ·采用“阅读--讨论--写作”综合教学模式 | 第60-62页 |
| ·实施范文教学 | 第62-64页 |
| ·范文教学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 第62-63页 |
| ·范文的选择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