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属种质资源的遗传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木耳属菌株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10-2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5-18页 |
讨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木耳属菌株遗传鉴定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20-86页 |
文献综述 | 第20-40页 |
1 木耳属菌株概述 | 第20-23页 |
2 遗传多样性概述 | 第23-33页 |
3 食药用蕈菌中遗传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33-35页 |
4 木耳中遗传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35-40页 |
研究目标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8页 |
1 供试菌株 | 第41-42页 |
2 供试培养基 | 第42页 |
3 试剂及配制方法一 | 第42-46页 |
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6-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6页 |
1 木耳形态学分类实验 | 第48页 |
2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第48页 |
3 同工酶实验 | 第48-50页 |
4 RAPD实验 | 第50-51页 |
5 ERIC-PCR实验 | 第51页 |
6 ERIC-PCR产物纯化 | 第51-52页 |
7 Southern杂交实验 | 第52-54页 |
8 ITS-RFLP实验 | 第54-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80页 |
1 木耳形态学分类法实验 | 第56-68页 |
2 同工酶实验 | 第68-70页 |
3 RAPD实验 | 第70-73页 |
4 ERIC-PCR实验 | 第73-75页 |
5 Southern杂交实验 | 第75-76页 |
6 ITS-RFLP实验 | 第76-80页 |
讨论 | 第80-86页 |
1 形态学分类法与分子生物学分类法的比较 | 第80-81页 |
2 RAPD与ERIC-PCR的比较 | 第81-82页 |
3 Southern杂交结果的讨论 | 第82-83页 |
4 同工酶实验结果讨论 | 第83-84页 |
5 木耳属ITS-RFLP实验结果讨论 | 第84-86页 |
第三章 紫木耳分类地位的研究 | 第86-94页 |
文献综述 | 第86-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7-8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8-93页 |
讨论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1页 |
名词缩写 | 第101-102页 |
发表文章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