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 | 第1-6页 |
摘要(英文)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9-19页 |
一、 治疗方案 | 第9-11页 |
二、 临床资料 | 第11-13页 |
三、 治疗结果 | 第13-17页 |
讨论 | 第17-18页 |
附录: 主要症状、体征记分方法#l4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第19-28页 |
一、 肝硬化的病因以湿热疫毒入侵为主 | 第19-20页 |
二、 肝硬化代偿期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肝脾功能失调 | 第20-21页 |
(一) 湿热瘀毒互结,耗气伤阴 | 第21页 |
(二) 肝脾损伤,气滞血瘀 | 第21页 |
三、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机主要是肝脾肾亏损,气血水互结 | 第21-23页 |
(一) 肝脾两虚,久延及肾,瘀阻水停 | 第22页 |
(二) 正虚邪盛,变证迭起 | 第22-23页 |
四、 肝硬化的治疗以养肝活血清利为大法 | 第23-25页 |
(一) 肝硬化代偿期的治疗 | 第23-24页 |
(二)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 | 第24-25页 |
五、 方药组成分析 | 第25-28页 |
结语 | 第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