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问题的提出:背景、意义、范围 | 第7-11页 |
·问题的提出的实际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知识管理的研究体系 | 第8-10页 |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目的 | 第10-11页 |
·该问题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本文的设想、研究方法和结论 | 第13-14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7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17-27页 |
·知识型企业的定义和特征 | 第17-18页 |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 第18-20页 |
·知识的分类和知识的相互转化 | 第20-21页 |
·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 | 第21-23页 |
·知识共享的困难与协调机制 | 第23-27页 |
第3章 “引导-服务-激励型”管理模式 | 第27-43页 |
·知识型企业与非知识型企业的本质区别 | 第28-29页 |
·知识型企业管理模式的需求分析 | 第29-33页 |
·任务特征要求授予知识员工酌情处理等权力 | 第29-30页 |
·按知识分权要求赋予知识员工更多的决策权 | 第30-31页 |
·权威观的深刻变化:从职务权威到知识权威的转变 | 第31页 |
·员工地位的深刻变化:从雇佣关系到伙伴关系的转变 | 第31-32页 |
·知识型企业要以知识员工自我管理为基础 | 第32-33页 |
·“命令-支配型”管理模式与“引导-服务-激励型”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引导-服务-激励型”管理模式的内涵 | 第34-40页 |
·引导的内涵 | 第34-36页 |
·服务的内涵 | 第36-39页 |
·激励的内涵 | 第39-40页 |
·“引导-服务-激励型”管理模式的动态菱形结构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强联系在跨项目团队知识共享中的作用 | 第43-53页 |
·复杂知识和简单知识 | 第43-44页 |
·跨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动态模型 | 第44-45页 |
·强联系在知识寻找中的作用 | 第45-46页 |
·强联系在跨项目团队知识转移中的作用 | 第46-50页 |
·跨项目团队复杂知识转移过程的困难 | 第47-49页 |
·基于强联系克服跨项目团队复杂知识转移的困难 | 第49-50页 |
·知识寻找和知识转移的综合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知识特征与知识传递媒体的选择 | 第53-61页 |
·知识特征:隐性与显性 | 第53-54页 |
·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影响因素 | 第54-56页 |
·知识歧义性的定义 | 第54-55页 |
·知识歧义性与信息歧义性的一致性 | 第55-56页 |
·知识歧义性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56页 |
·隐性特征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56页 |
·知识特征与媒体富裕匹配规律 | 第56-58页 |
·信息富裕、媒体富裕与媒体富裕度分析 | 第57-58页 |
·知识特征与媒体选择 | 第58页 |
·知识特征与媒体富裕匹配规律的证明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