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唐代刑部

引言第1-9页
第一章 刑部渊源第9-46页
 第一节 前人观点第9-12页
 第二节 隋“改都官为刑部”考第12-21页
 第三节 西魏“改三十六曹为十二部”考第21-28页
 第四节 “三十六曹”考第28-39页
 第五节 都官、比部、司门考第39-46页
第二章 刑部建制第46-90页
 第一节 三省六部制时代第47-62页
 第二节 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制时代第62-90页
第三章 官员的任免(一)第90-133页
 第一节 刑部尚书第91-104页
 第二节 刑部侍郎第104-110页
 第三节 刑部郎中、员外郎第110-120页
 第四节 都官郎中、员外郎第120-123页
 第五节 比部郎中、员外郎第123-127页
 第六节 司门郎中、员外郎第127-131页
 第七节 各司主事第131-133页
第四章 官员的任免(二)第133-172页
 第一节 选拔体制第133-151页
 第二节 选拔标准第151-161页
 第三节 履职与免职第161-172页
第五章 立法活动(一)第172-215页
 第一节 修律第172-183页
 第二节 修令第183-191页
 第三节 修格第191-204页
 第四节 修式第204-215页
第六章 立法活动(二)第215-253页
 第一节 修疏第215-222页
 第二节 制敕第222-233页
 第三节 立典第233-235页
 第四节 事类、总类、统要第235-237页
 第五节 颁例第237-239页
 第六节 “层叠化”立法中的刑部参与第239-253页
第七章 司法活动第253-304页
 第一节 常规司法职能第254-259页
 第二节 覆奏制度第259-270页
 第三节 御史司法权的崛起第270-283页
 第四节 三司与三司使第283-295页
 第五节 刑部的沉浮第295-304页
第八章 知识与信仰第304-358页
 第一节 法律知识的构成第305-332页
 第二节 法律信仰的演变第332-351页
 第三节 法制式微的知识信仰背景第351-358页
第九章 刑部、政府与国家第358-400页
 第一节 非专业化的刑部第358-374页
 第二节 官制“外卷化”中的刑部第374-390页
 第三节 盛世的法律和制度条件第390-400页
附录一:唐代刑部大事年表第400-413页
附录二:唐代刑部官员表第413-422页
附录三:参考资料第422-426页
后记第426-428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428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428页

论文共4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念
下一篇:企业培训投入产出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