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系统保护在馈线自动化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1.1馈线自动化的功能第8-9页
 §1.2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条件第9-11页
 §1.3馈线自动化的国内外现状第11-12页
 §1.4馈线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第12-13页
 §1.5系统保护在馈线中实现的可行性第13-14页
 §1.6课题意义第14-15页
 §1.7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第15-17页
第二章 馈线自动化的最优控制模式第17-25页
 §2.1配电自动化的技术优势第17-18页
 §2.2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层次及特点第18-21页
  §2.2.1主站监控式馈线自动化第18-19页
  §2.2.2子站监控式馈线自动化第19-20页
  §2.2.3终端监控式馈线自动化第20-21页
   §2.2.3.1重合器方式第20-21页
   §2.2.3.2馈线系统保护第21页
 §2.3实现最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的标准第21-22页
  §2.3.1一体化的全局解决方案第21-22页
  §2.3.2具有高可靠性的紧急控制功能第22页
 §2.4最优控制模式及关键技术第22-25页
  §2.4.1最优控制模式第22-23页
  §2.4.2关键技术第23-25页
   §2.4.2.1面向馈线的保护技术第23-24页
   §2.4.2.2快速恢复供电技术第24-25页
第三章 功能下放的馈线自动化第25-38页
 §3.1传统的电流保护第25-27页
 §3.2重合器方式的馈线保护第27-34页
  §3.2.1重合器与自动开关配合方式第27-28页
  §3.2.2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方案第28-30页
  §3.2.3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方案第30-31页
  §3.2.4全断路器方式第31-34页
  §3.2.5断路器+分段器方式第34页
 §3.3混合控制方案第34-37页
 §3.4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系统保护的主保护第38-49页
 §4.1配电网的拓扑关系第38-39页
 §4.2通信方式的选择第39-40页
 §4.3系统保护的基本原理第40-48页
  §4.3.1系统保护的节点的定义第41-43页
  §4.3.2系统保护基本原理第43-46页
  §4.3.3典型故障分析第46-47页
   §4.3.3.1故障发生在有连支的树支节点之间第46-47页
   §4.3.3.2故障发生在连枝节点之间第47页
  §4.3.4节点的管理与组织第47页
  §4.3.5馈线系统保护中的恢复供电第47-48页
 §4.4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系统保护的后备保护第49-52页
 §5.1后备保护的基本原理第49-50页
 §5.2通道在正常状态的自检第50-51页
 §5.3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论文工作的总结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清IL-8对大肠癌预后判断价值的研究
下一篇:可视化线损管理系统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