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凝血酶固定化的初步研究
1 前言 | 第1-17页 |
2 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 | 第17-3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22页 |
·乙酰化反应中乙酸酐投料量的计算 | 第17-18页 |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标定 | 第18-19页 |
·超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的制备 | 第19-20页 |
·乙酸酐法制备WSC | 第20页 |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乙酸酐-吡啶法制备WSC | 第21页 |
·产物的红外光谱图 | 第21页 |
·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 | 第21-2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34页 |
·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制备产物表征 | 第22页 |
·脱乙酰度 | 第22页 |
·红外光谱表征及分析 | 第22页 |
·外购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标定 | 第22-23页 |
·乙酸酐法制备WSC的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乙酸酐加入量 | 第23页 |
·脱乙酰度及水溶性测定结果 | 第23-24页 |
·乙酸酐的用量与产物的水溶性的关系 | 第24-25页 |
·WSC制备的影响因素 | 第25页 |
·红外光谱表征及分析 | 第25-26页 |
·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26-28页 |
·乙酸酐-吡啶法制备WSC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乙酸酐的用量与产物的水溶性的关系 | 第29页 |
·红外光谱表征及分析 | 第29页 |
·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29-31页 |
·WSC制备的影响因素 | 第31页 |
·乙酸酐法与乙酸酐-吡啶法两种制备方法之比较 | 第31-32页 |
·WSC水溶化的机理及解释 | 第32-34页 |
·WSC分子量表征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3 凝血酶的固定化 | 第36-5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凝血酶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6-37页 |
·凝血酶的固定化 | 第37页 |
·固定化凝血酶的酶活性及活性回收率的测定 | 第37-38页 |
·固定化凝血酶及自由凝血酶的耐热储存稳定性 | 第38页 |
·固定化凝血酶半衰期的计算方法 | 第38页 |
·固定化凝血酶的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凝血酶标准曲线制定及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初凝时间测定结果 | 第39页 |
·曲线的拟合及统计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固定化凝血酶的活性回收率及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固定化凝血酶的热储存稳定性 | 第43-47页 |
·固定化凝血酶的热储存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43-46页 |
·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固定化凝血酶最适活性温度的测定 | 第47-51页 |
·测定结果 | 第47-48页 |
·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4 结语 | 第53-54页 |
5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6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图 | 第58-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