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国家所有权”的概念界定与分类体系 | 第10-25页 |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的概念与性质的疑问——它何以成为“一种”“所有权” | 第10-15页 |
第二节 罗马法传统中“国家所有权”的界定方法——两种互相矛盾的否定态度的历史渊源 | 第15-22页 |
第三节 国家公产所有权与国家私产所有权二分体系的形成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公用物(公产)国家所有权的私权性质 | 第25-38页 |
第一节 私权(私法)与公权(公法)的传统划分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私权的技术性与私权范围的扩展 | 第27-34页 |
第三节 公用物归属国家与公用性保持间的统一关系的分离——以“BOT、BOOT”建设、经营方式为例 | 第34-38页 |
第三章 国家与国有企业间如何建立所有权关系 | 第38-49页 |
第一节 东西方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论比较 | 第38-42页 |
第二节 “非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中”的国家所有权 | 第42-48页 |
第三节 从“旧两权分离论”到“新两权分离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的分离——“新两权分离论”的功用与局限 | 第49-58页 |
第一节 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理论回顾 | 第49-50页 |
第二节 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的制度关系 | 第50-53页 |
第三节 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论“实指”与“虚指”的倒置 | 第53-56页 |
第四节 国家财产行为能力限制、国家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的社会化 | 第58-78页 |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假设中的国家所有权 | 第58-69页 |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的社会化改造 | 第69-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