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铁尾矿土地破坏现状 | 第9-10页 |
·对土地的大量占用 | 第9页 |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9-10页 |
·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 第10页 |
·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现状 | 第10页 |
·铁矿废弃地植物适应机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铁矿废弃地植物生长研究现状 | 第11页 |
·铁矿废弃地土壤改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表土覆盖技术 | 第11页 |
·物理、化学基质改良技术 | 第11-12页 |
·生物改良技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材料 | 第13页 |
·试验苗木 | 第13页 |
·实验土壤 | 第13页 |
·实验地概况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实验设计 | 第13-14页 |
·数据的采集 | 第14页 |
·数据处理 | 第14-15页 |
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6-50页 |
·板栗的光合、生长状况分析 | 第16-21页 |
·不同处理下的板栗的光合作用日变化 | 第16-17页 |
·不同处理下板栗气孔导度、胞间CO_2 浓度日变化 | 第17-18页 |
·不同处理下板栗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 第18页 |
·环境因子的日变化 | 第18-20页 |
·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 | 第20-21页 |
·核桃光合的生长状况 | 第21-26页 |
·不同处理下的核桃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第21-22页 |
·不同处理核桃气孔导度日变化 | 第22-23页 |
·不同处理下核桃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 第23页 |
·环境因子的日变化 | 第23-26页 |
·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 第26页 |
·刺槐、紫穗槐的光合状况分析 | 第26-32页 |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26-28页 |
·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第28-29页 |
·胞间CO_2 浓度日变化 | 第29-30页 |
·蒸腾速率日变化 | 第30-31页 |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第31-32页 |
·高生长比较 | 第32-36页 |
·板栗的高生长状况 | 第32-33页 |
·核桃的高生长状况 | 第33-34页 |
·刺槐的高生长状况 | 第34-35页 |
·紫穗槐的高生长状况 | 第35-36页 |
·生物量比较 | 第36-50页 |
·板栗的生物量 | 第36-40页 |
·核桃的生物量 | 第40-43页 |
·刺槐的生物量 | 第43-46页 |
·紫穗槐的生物量 | 第46-50页 |
5 讨论 | 第50-51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