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生态位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生态位的概念 | 第9-10页 |
·生态位测定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生态位测定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 第12-13页 |
·物种种间联结性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种间联结性的概念 | 第13页 |
·种间联结性测定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种间联结性测定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24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7页 |
·群落类型概况 | 第17-18页 |
·植被概况 | 第18-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样地设置 | 第24页 |
·重要值计算方法 | 第24页 |
·生态位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24-25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25页 |
·种间联结性测定方法 | 第25-28页 |
·多物种种间总体相关性检验 | 第25-26页 |
·χ~2 统计量计算与检验 | 第26页 |
·共同出现百分率(PC) | 第26页 |
·联结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简称AC) | 第26-28页 |
4 混交林下灌木层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分析 | 第28-32页 |
·灌木层物种组成分析 | 第28页 |
·灌木层生态位分析 | 第28-29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28-29页 |
·生态位重叠值 | 第29页 |
·灌木层种间联结性测定 | 第29-32页 |
·物种间总体联结性检验 | 第29-30页 |
·种间联结性测定 | 第30-32页 |
5 混交林下草本层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分析 | 第32-43页 |
·草本层物种组成分析 | 第32页 |
·草本层生态位分析 | 第32-40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32-34页 |
·生态位重叠值 | 第34-40页 |
·草本层种间联结性测定 | 第40-43页 |
·种间总体联结性检验 | 第40页 |
·种间联结性测定 | 第40-43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