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0页 |
第二章 行政诉讼法规定受案范围的意义 | 第10-12页 |
2.1 行政诉讼范围的含义 | 第10页 |
2.2 规定行政诉讼范围的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三章 国外行政诉讼制度中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 | 第12-17页 |
3.1 法国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第12-14页 |
3.1.1 下列行为不属于行政机关的行为 | 第12-13页 |
3.1.2 行政法院管辖的行政机关的行为:行政审判的范围 | 第13页 |
3.1.3 普通法院管辖的行政机关的行为 | 第13-14页 |
3.1.4 属于普通法院管辖事项的特别规定 | 第14页 |
3.2 美国司法审查的范围 | 第14-15页 |
3.2.1 成文法规定的排除司法审查 | 第14-15页 |
3.2.2 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 第15页 |
3.2.3 问题本身的性质不适宜司法审查 | 第15页 |
3.3 日本行政诉讼的范围 | 第15-16页 |
3.4 国外行政诉讼范围的优点 | 第16-17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 | 第17-23页 |
4.1 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受案范围的方法 | 第17页 |
4.2 行政诉讼法界定行政诉讼范围的标准 | 第17-18页 |
4.2.1 具体行政行为标准 | 第17-18页 |
4.2.2 人身财产权标准 | 第18页 |
4.3 行政诉讼法规定受案范围的具体内容 | 第18页 |
4.4 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规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4.4.1 受案范围采用列举方法的不当之处 | 第19-20页 |
4.4.2 受案范围确定标准的不当之处 | 第20-21页 |
4.4.3 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不一致 | 第21页 |
4.5 现行司法解释的补救规定 | 第21-23页 |
第五章 对修改我国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建议 | 第23-39页 |
5.1 内部行政行为 | 第23-26页 |
5.1.1 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 第24-25页 |
5.1.2 法院对内部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意义 | 第25-26页 |
5.2 抽象行政行为 | 第26-32页 |
5.2.1 行政诉讼法对抽象行政行为禁止诉讼的原因 | 第27-28页 |
5.2.2 目前其他的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5.2.3 通过行政诉讼审查的原因 | 第28-29页 |
5.2.4 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5.2.5 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0-31页 |
5.2.6 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的方式 | 第31-32页 |
5.3 准行政行为 | 第32-39页 |
5.3.1 准行政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的异同 | 第32-34页 |
5.3.2 行政确认行为的可诉性 | 第34-36页 |
5.3.3 预备或者阶段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