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发展概况 | 第8-9页 |
第二节 我国煤矿自动化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基于CAN总线的SCADA系统模型的提出 | 第13-17页 |
第一节 SCADA系统模型的提出 | 第13-14页 |
第二节 SCADA系统三层模型技术的实现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总线系统技术的实现 | 第17-30页 |
第一节 现场总线概述 | 第17-19页 |
·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第17-18页 |
·几种常用现场总线简介 | 第18-19页 |
第二节 CAN现场总线技术的实现 | 第19-27页 |
·CAN总线的特点 | 第19-21页 |
·CAN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CAN总线通信协议 | 第22-23页 |
·CAN总线接口基本结构 | 第23-26页 |
·82C200控制器简介 | 第24页 |
·82C250驱动器简介 | 第24-25页 |
·微处理器 | 第25-26页 |
·CAN总线接口实现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总线监听功能的实现 | 第27-28页 |
第四节 CAN中继器技术的实现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设备层技术的实现 | 第30-33页 |
第一节 设备层功能概述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设备层功能的实现技术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信息管理层技术概述 | 第33-36页 |
第一节 矿井信息管理层的功能要求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矿井信息管理层实现技术概述 | 第34-36页 |
第六章 CAN现场总线在矿井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36-44页 |
第一节 煤矿矿井对现场总线标准的基本要求 | 第36-37页 |
第二节 CAN总线电气防爆技术的实现 | 第37-40页 |
·统一供电法 | 第37-38页 |
·隔离供电法 | 第38-40页 |
第三节 CAN总线网络结构的实现 | 第40-42页 |
·分段形结构 | 第40-41页 |
·树形结构 | 第41-42页 |
第四节 CAN总线在矿井远距离通信可靠性技术的实现 | 第42-44页 |
·CAN总线矿井远距离通信的实现 | 第42页 |
·CAN总线矿井通信可靠性技术的实现 | 第42-44页 |
第七章 用Visual Basic实现远程监控平台设计 | 第44-51页 |
第一节 VB通信功能概述 | 第44-47页 |
·Mscomm通讯控件 | 第44-46页 |
·MSCmm通讯事件 | 第46-47页 |
第二节 VB技术在CAN总线的应用 | 第47-51页 |
第八章 基于CAN总线矿井SCADA技术的实现 | 第51-72页 |
第一节 矿井SCADA网络功能要求 | 第51-53页 |
第二节 网络层次的划分 | 第53-54页 |
·主干控制网 | 第53-54页 |
·设备控制网 | 第54页 |
第三节 节点功能简介 | 第54-58页 |
·调度中心节点功能 | 第54-55页 |
·排水节点功能 | 第55页 |
·扇风机节点功能 | 第55-56页 |
·环境安全(煤尘瓦斯)监测节点功能 | 第56页 |
·四盘区变电所节点功能 | 第56-57页 |
·六盘区变电所节点功能 | 第57-58页 |
·主运输皮带节点功能 | 第58页 |
·主煤仓节点功能 | 第58页 |
第四节 网络硬件配置及互连技术实现 | 第58-61页 |
·西门子PLC简介 | 第58-60页 |
·总线网络适配器 | 第60页 |
·控制节点硬件配置 | 第60-61页 |
·调度室主控制节点硬件配置 | 第61页 |
·总线网的连接 | 第61页 |
第五节 基于CAN总线的煤矿SCADA监控功能实现 | 第61-72页 |
·节点硬件配置 | 第62页 |
·工作过程 | 第62-65页 |
·软件设计 | 第65-72页 |
·PC机程序的编制 | 第66页 |
·PLC程序的编制 | 第66-72页 |
第九章 总结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图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