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言 | 第1-13页 |
二、 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概述 | 第13-16页 |
(一) 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的定义 | 第14-15页 |
1 、所有者的定义 | 第14页 |
2 、经营者的定义 | 第14-15页 |
3 、其他劳动者的定义 | 第15页 |
(二) 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的互动与变迁 | 第15-16页 |
1 、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的内在关联 | 第15页 |
2 、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的新内涵 | 第15-16页 |
三、 并购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及其法律规制 | 第16-38页 |
(一) 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的一般原则 | 第17-19页 |
1 、OECD“公司治理原则 | 第17-18页 |
2 、我国的公司治理 | 第18-19页 |
(二) 并购中的“内部人控制” | 第19-23页 |
1 、“内部人控制”的定义 | 第19页 |
2 、“内部人控制”影响并购的实例及其启示 | 第19-21页 |
3 、对并购中“内部人控制”的法律规制 | 第21-23页 |
(三)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在并购中的作用 | 第23-29页 |
1 、国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及独立董事的定义 | 第23-24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24页 |
3 、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 第24-27页 |
4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确保公司被并购后管理层的稳定 | 第27-29页 |
(四) 与并购有关的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 | 第29-34页 |
1 、内幕交易 | 第30-31页 |
2 、上市公司收购中的信息披露 | 第31-34页 |
(五) 与并购有关的所有者利益保护机制 | 第34-37页 |
1 、“公司控制”与目标公司价值最大化 | 第34-36页 |
2 、针对不良并购决策的股东派生诉讼 | 第36-37页 |
(六) 对并购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的宏观思考 | 第37-38页 |
四、 并购中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及其法律规制 | 第38-56页 |
(一) 并购中劳动关系处理的基本原则 | 第39-41页 |
1 、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原则 | 第40页 |
2 、解除劳动合同给予经济补偿原则 | 第40-41页 |
3 、对特殊劳动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原则 | 第41页 |
(二) 并购中劳动关系处理的法律适用 | 第41-43页 |
(三) 并购中劳动(聘用)合同的解除 | 第43-46页 |
1 、高级管理人员的解聘 | 第43-44页 |
2 、竞业限制和商业秘密保护 | 第44-45页 |
3 、职工安置与补偿 | 第45-46页 |
(四) 并购中与劳动者相关的继承 | 第46-51页 |
1 、职工债权的继承 | 第46-47页 |
2 、劳动关系的继承 | 第47-49页 |
3 、“公司人格否认”在并购劳动关系处理中的适用 | 第49-51页 |
(五) 并购中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的国际借鉴 | 第51-52页 |
(六) 劳动法相关内容的修改和完善 | 第52-56页 |
1 、劳动者对企业并购的知悉权、建议权 | 第53-54页 |
2 、并购中劳动关系的处理 | 第54-55页 |
3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 第55-56页 |
4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 第56页 |
五、 结 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