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与纺丝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纤维素/甲壳质纤维 | 第12-14页 |
·纤维素简介 | 第12-13页 |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 第12页 |
·纤维素的物理结构 | 第12-13页 |
·壳聚糖简介 | 第13-14页 |
·纤维素/壳聚糖纤维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离子液体 | 第14-17页 |
·离子液体简介 | 第14-16页 |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 | 第16-17页 |
·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 | 第17页 |
·流变学与纺丝加工 | 第17-20页 |
·稳态流变 | 第18页 |
·动态流变 | 第18页 |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溶液中的流变行为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纤维的纺丝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纤维素/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研究 | 第23-40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3-25页 |
·实验方法与表征 | 第25-27页 |
·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 | 第25页 |
·壳聚糖从离子液体中的再生 | 第25页 |
·再生壳聚糖的表征 | 第25页 |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行为 | 第25-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9页 |
·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 | 第27-30页 |
·不同离子液体对壳聚糖的溶解性 | 第27页 |
·壳聚糖黏均分子质量对溶解的影响 | 第27-29页 |
·壳聚糖在 Ac中的溶解 | 第29-30页 |
·再生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能 | 第30-3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30-32页 |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33页 |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行为 | 第33-39页 |
·纤维素在 Ac中溶解正交试验分析 | 第33-34页 |
·纤维素在不同离子液体中的降解程度 | 第34-35页 |
·没食子酸丙酯对缓解纤维素降解作用的影响 | 第35-37页 |
·再生纤维素的热稳定性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纤维素/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流变学研究 | 第40-58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壳聚糖/ Ac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第40-41页 |
·壳聚糖/ Ac离子液体溶液的流变性能测试 | 第41页 |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第41页 |
·纤维素/壳聚糖 Ac溶液流变测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7页 |
·壳聚糖在 Ac中的稳态流变性能 | 第41-46页 |
·壳聚糖质量分数对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壳聚糖黏均分子量对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温度对壳聚糖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壳聚糖离子液体溶液的结构黏度指数 | 第45-46页 |
·壳聚糖在 Ac中的动态流变性能 | 第46-48页 |
·纤维素/壳聚糖 Ac均相溶液的制备 | 第48-49页 |
·纤维素/壳聚糖 Ac溶液的稳态流变性能 | 第49-52页 |
·溶液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 | 第49-50页 |
·纤维素/壳聚糖 Ac溶液的黏流活化能 | 第50-52页 |
·纤维素/壳聚糖 Ac溶液结构粘度指数 | 第52页 |
·纤维素/壳聚糖 Ac溶液的动态流变性能 | 第52-57页 |
·CE/CS Ac溶液剪切与动态流变曲线对比 | 第52-55页 |
·纤维素/壳聚糖 Ac溶液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纤维素/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纺丝研究 | 第58-66页 |
·引言 | 第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主要原料 | 第58页 |
·纺丝工艺装置 | 第58-60页 |
·分析测试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纤维素在 Ac离子液体中的干喷湿纺纺丝分析 | 第60-61页 |
·纤维素在 Ac离子液体中的湿法纺丝工艺 | 第61-62页 |
·壳聚糖/纤维素在 Ac离子液体中的纺丝 | 第62-63页 |
·壳聚糖/纤维素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3-64页 |
·壳聚糖/纤维素纤维的表面与截面形态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