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造纸工业论文--制浆工艺论文--漂白论文

从蔗渣制浆黑液制取漆酶漂白天然介体及其在漆酶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中国造纸工业的现状第13-15页
     ·中国造纸工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15-16页
   ·甘蔗渣原料概况第16页
   ·蔗渣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第16-17页
   ·木质素及其利用现状第17-21页
     ·木质素的结构及特点第17-18页
     ·工业木质素利用现状第18-20页
     ·用木素制备小分子酚醛类化合物的发展第20-21页
   ·木素氧化降解及产物检测方法的选择第21-23页
     ·木素降解的方法第21-22页
     ·木素降解产物检测方法第22-23页
   ·生物漂白技术的概况第23-25页
     ·生物漂白技术的发展现状第23-24页
     ·漆酶漂白介体的发展第24-25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5-2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研究的内容第26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二章 蔗渣碱木素的制备及其氧化降解催化剂的优选第28-44页
   ·实验第28-30页
     ·原料和药品第2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0页
       ·碱木素的制备方法第28-29页
       ·甘蔗渣碱木素的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第29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29页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29-30页
       ·蔗渣碱木素氧化降解产物的分离第3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42页
     ·木素氧化降解产物及萃取产物的测定第30-34页
     ·催化剂对不同降解产物浓度的影响第34-41页
       ·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时间对降解产物浓度的影响第34-37页
       ·相同反应时间条件下催化剂对降解产物浓度的影响第37-40页
       ·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产物芳香醛总浓度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溶剂对蔗渣碱木素降解产物萃取的影响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蔗渣碱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工艺的优化第44-56页
   ·实验第44-47页
     ·原料和药品第44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4-45页
     ·木素降解正交实验方案第45-4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5页
     ·木素氧化降解产物的测定第47-49页
     ·不同因素对木素降解主要产物浓度的影响第49-53页
       ·压力对木素降解产物浓度的影响第49-50页
       ·木素浓度对木素降解产物浓度的影响第50-51页
       ·碱液浓度对木素降解产物浓度的影响第51页
       ·温度和时间对木素降解产物浓度的影响第51-53页
     ·蔗渣碱木素降解过程中不同因素影响的显著性分析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天然介体与合成介体对蔗渣浆 LQP 漂白影响的研究第56-66页
   ·实验第56-58页
     ·实验原料和药品第56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6-57页
     ·实验步骤和方法第57-58页
       ·漆酶/介体处理第57页
       ·螯合处理第57页
       ·H2O2漂白第57-58页
       ·漂白浆白度的测定第58页
       ·纸浆抄片及物理性能的测定第58页
       ·漂白废水 COD 负荷的测定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4页
     ·不同介体及用量对漂后浆白度的影响第58-61页
     ·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对纸张强度性质的影响第61-63页
     ·不同介体的废水 COD 负荷测定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蔗渣原料中木素的分离及结构分析第66-87页
   ·实验第66-71页
     ·实验原料第66页
     ·实验仪器第66-67页
     ·实验方法第67-68页
       ·蔗渣浆中木素的分离第67-68页
       ·黑液中木素的分离第68页
     ·紫外光谱分析第68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68-71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71页
       ·~1H-NMR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71页
       ·~(13)C-NMR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85页
     ·紫外光谱分析第7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72-77页
     ·~1H-NMR 波谱分析第77-81页
     ·~(13)C-NMR 波谱分析第81-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结论第87-90页
   ·本论文主要结论第87-89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89页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附录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α-倒捻子素的抗菌多肽模拟抗菌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纤维素/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与纺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