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铸铁基硼化物增强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1 引言第6-8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6-7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第7-8页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8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8-10页
 2.1 铸渗用合金粉剂及其基体材料第8页
 2.2 试验主要设备第8-9页
 2.3 试验方法第9页
 2.4 铸造工艺过程第9-10页
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0-31页
 3.1 铸渗用合金粉剂各组分配比的研究第10-13页
  3.1.1 合金粉剂增强组分配方的设计第10-12页
  3.1.2 粘结剂和熔剂的选择第12-13页
 3.2 工艺因素对铸渗层质量的影响第13-17页
  3.2.1 铸渗工艺因素的优选第13-16页
  3.2.2 铸渗层缺陷及影响因素第16-17页
 3.3 铸渗层成分分析及其组织结构第17-23页
  3.3.1 铸渗层成分分析第17-18页
  3.3.2 铸渗层的组织形貌第18-21页
  3.3.3 铸渗层超细结构分析第21-23页
 3.4 铸渗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第23-31页
  3.4.1 铸渗层的硬度分布规律第23-24页
  3.4.2 铸渗层在磨粒磨损机制下的磨损特性第24-28页
   3.4.2.1 磨损试样的制备第24-25页
   3.4.2.2 试验方法第25-26页
   3.4.2.3 载荷与磨损率的关系第26-27页
   3.4.2.4 滑动距离与铸渗层磨损失重的关系第27-28页
  3.4.3 铸渗层的磨粒磨损机理第28-31页
4 对铸渗层形成过程的探讨第31-41页
 4.1 铸渗机理第31-37页
  4.1.1 铸渗层形成过程第31-32页
  4.1.2 铸渗过程动力学分析第32-34页
  4.1.3 扩散的微观机制第34-35页
  4.1.4 合金粉颗粒的熔化机制第35-36页
  4.1.5 凝固过程分析第36-37页
 4.2 合金粉表面氧化膜的去除及造渣第37-40页
  4.2.1 金属表面氧化膜的去除第37-39页
  4.2.2 铸渗的造渣过程第39页
  4.2.3 稀土的作用第39-40页
  4.2.4 熔剂(NaF)的作用第40页
 4.3 铸渗法制造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第40-41页
5 铸渗工艺在铸件上的应用第41-42页
6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英文摘要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市场营销审计
下一篇: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基承台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