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基于SCP分析范式的技术联盟行为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页
 §1-2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7-8页
  1-2-1 本文研究目标第7-8页
  1-2-2 本文研究意义第8页
 §1-3 本文的结构与内容第8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8-9页
第二章 技术联盟文献综述第9-16页
 §2-1 技术联盟的研究内容第9-14页
  2-1-1 选题背景第9页
  2-1-2 技术联盟的现状第9-10页
  2-1-3 技术联盟的类型第10-11页
  2-1-4 技术联盟形成的动机和优势第11-12页
  2-1-5 技术联盟的效益第12页
  2-1-6 技术联盟的成本第12-13页
  2-1-7 技术联盟的风险和防范第13-14页
 §2-2 技术联盟的研究方法第14-16页
  2-2-1 博弈论在技术联盟中的应用第14页
  2-2-2 虚拟组织理论在技术联盟中的应用第14-16页
第三章 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在技术联盟研究中的应用第16-20页
 §3-1 产业组织经济学的SCP分析范式第16-18页
  3-1-1 产业组织经济学简介第16页
  3-1-2 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第16-18页
 §3-2 产业组织理论对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第18-20页
  3-2-1 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第18页
  3-2-2 企业的定义第18页
  3-2-3 企业合作行为的基础第18页
  3-2-4 企业合作行为研究的前提假设第18-19页
  3-2-5 产业经济学理论对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第19-20页
第四章 市场结构与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关系第20-33页
 §4-1 引言第20页
 §4-2 企业规模与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关系第20-25页
  4-2-1 企业规模与合作技术创新行为关系的两种观点第20-21页
  4-2-2 企业规模对合作技术创新的正效应第21-22页
  4-2-3 企业规模对合作技术创新的负效应第22页
  4-2-4 企业规模与合作技术创新的关系模型第22页
  4-2-5 我国与外国合作技术创新行为发生的企业规模差异第22-25页
 §4-3 产业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与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关系第25-33页
  4-3-1 产业集中度对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第25-26页
  4-3-2 进入壁垒对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第26页
  4-3-3 产业集中度、进入壁垒与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关系模型第26-28页
  4-3-4 我国产业集中度对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第28-31页
  4-3-5 我国产业进入壁垒对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第31-32页
  4-3-6 结论第32-33页
第五章 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绩效分析第33-40页
 §5-1 技术联盟对创新源和创新过程的支持第33-34页
 §5-2 市场绩效的衡量第34-36页
  5-2-1 市场绩效的概念和衡量方法第34-35页
  5-2-2 间接估计价格-成本差来衡量市场绩效第35页
  5-2-3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衡量市场绩效第35-36页
 §5-3 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第36-40页
  5-3-1 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第36页
  5-3-2 合作技术创新效果指标体系的结构第36-37页
  5-3-3 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第37-40页
第六章 政府政策对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绩效的影响第40-45页
 §6-1 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第40-41页
 §6-2 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第41-42页
 §6-3 政府补贴、奖励第42-43页
 §6-4 专利制度第43-45页
第七章 实证研究第45-52页
 §7-1 青霉素市场状况分析第45-47页
  7-1-1 世界市场第45-46页
  7-1-2 国内市场第46页
  7-1-3 中润集团现状第46-47页
 §7-2 青霉素市场结构和政府政策分析第47-49页
  7-2-1 市场结构分析第47-48页
  7-2-2 政府政策分析第48-49页
 §7-3 中润集团的对策研究第49-52页
  7-3-1 与上游供应商的技术联盟第49-50页
  7-3-2 与下游客户的技术联盟第50页
  7-3-3 与竞争对手的技术联盟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诉讼中的认证
下一篇:渐开线齿轮花键冷挤压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