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珠三角产业转移双方协作体系中的协同维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国内外理论综述第16-20页
     ·协同理论第16-17页
     ·管理协同理论第17-18页
     ·产业协同理论第18-19页
     ·产业集群理论第19-20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20页
     ·课题来源第20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珠三角产业转移双方存在的问题第21-31页
   ·珠三角产业转移产业转出方的问题第21-24页
     ·地方政府对产业转移缺乏积极性第21-22页
     ·企业对产业转移缺乏积极性第22-24页
   ·珠三角产业转移产业承接方的问题第24-30页
     ·产业转移承接方承接工作粗糙第24-27页
     ·投资环境差和资金缺口大第27-28页
     ·园内企业缺乏合作第28页
     ·工业园配套设施不足以至于缺乏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第28-29页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管理和创新职能不够完善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建立协同维度探讨的必要性分析第31-35页
   ·推进“双转移”进程和改善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的需要第31-33页
     ·广东省各经济区域GDP存在较大差距第32页
     ·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大第32-33页
   ·打造具有竞争力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需要第33-34页
   ·构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企业专业化协作的需要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建立协同维度探讨的可行性分析第35-41页
   ·不断缩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异使得建立协同维度可行第35-37页
     ·“双转移”战略成为开创工业化与城市化新局面的推力第35-37页
     ·“双转移”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第37页
   ·资源的差异是建立协同维度的前提第37-38页
   ·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第38-39页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构建协同维度的基础条件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建立产业协作体系中的协同维度探讨第41-52页
   ·产业转移工业园战略协同第41-43页
   ·资源协同第43-44页
   ·创新协同第44-51页
     ·管理创新协同第44-48页
     ·产业技术联盟第48-49页
     ·营销创新的协同第49-51页
   ·利益协同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建立产业协作体系中协同维度的对策建议第52-63页
   ·产业转移工业园战略协同系统的构建措施第52-54页
     ·综合对比分析协同成本和协同收益第52-53页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第53页
     ·建立战略协同系统的控制机制第53页
     ·提高协同系统的变革能力第53-54页
   ·构建资源协同的对策建议第54-57页
     ·政策协同第54-55页
     ·知识共享第55-56页
     ·品牌共享第56-57页
     ·客户资源共享第57页
   ·创新协同方面的对策建议第57-60页
     ·管理协同方面的对策建议第57-59页
     ·构建产业技术联盟的措施第59-60页
   ·构建利益协同的政策措施第60-62页
     ·探索建立合作共建利益分享机制第60页
     ·建立信任机制第60-61页
     ·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机制第61页
     ·建立冲突协调机构第61-62页
     ·建立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经营性用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珠三角产业转移双方产业对接点—产业链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