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详细摘要] | 第1-7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7-19页 |
引言 | 第19-24页 |
导论:近代中国哲学转型的基础和必然性 | 第24-30页 |
一、 转型的基础:明末清初思想的早期启蒙 | 第24-28页 |
二、 转型的迫切性:救亡图存 | 第28-30页 |
第一章 对自由主义的推崇:主体性的宣扬——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转型 | 第30-44页 |
第一节 对传统三大权威的批判 | 第30-37页 |
第二节 对自由的呼唤 | 第37-44页 |
第二章 对功利主义的引入:利益原则对道德原则的取代人性论和义利观的转型 | 第44-52页 |
第一节 对传统人性论的改造 | 第45-49页 |
第二节 对义利观的重构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对科学理性主义的追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历史观的转型 | 第52-63页 |
第一节 本体论的转型 | 第52-57页 |
第二节 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第57-63页 |
结束语 | 第63-65页 |
注释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