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详细摘要] | 第1-2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一、 刘禹锡诗歌的语言风格 | 第23-30页 |
(一) 豪隽 | 第23-26页 |
(二) 微婉 | 第26-29页 |
(三) 典雅 | 第29-30页 |
二、 刘禹锡诗歌的修辞艺术 | 第30-43页 |
(一) 用典 | 第31-36页 |
(二) 比喻 | 第36-39页 |
(三) 借代 | 第39-41页 |
(四) 双关 | 第41-42页 |
(五) 对偶 | 第42-43页 |
三、 刘禹锡诗歌的遣词技巧 | 第43-48页 |
(一) 叠词的富丽 | 第43-44页 |
(二) 数词的诗化 | 第44-45页 |
(三) 虚词的妙用 | 第45-46页 |
(四) 动词的精妙 | 第46-48页 |
四、 刘禹锡诗学理论与诗歌语言艺术 | 第48-51页 |
五、 刘禹锡诗歌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 第51-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注释 | 第60-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